间在一刻停止。父母依偎着的背影印在三孩子心目中时,这一幕是他们多少年都不能忘却的幸福写照,父母相爱养出来的孩子情感健全,也更懂得爱别人。 这样的一家人围坐的野炊处处欢声笑语,叶鑫因为自己挖的窑不通烟,吹火吹的像卖炭翁一样满面尘灰烟火色,还自己不觉得。叶康炒的菜也只有他自己能下的去嘴,叶芳说二哥炒的菜猪都不吃。然后叶康为了证明硬是自己把黑黢黢的一盘炒黄瓜就着饭吃的干干净净。 吃完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打纸牌,秀珍拿起毛线给叶芳织毛衣。叶芳笑母亲这天气刚热就开始织毛衣,还织的那么大,估计她要十几岁才能穿的上。 秀珍说:\"我早点给你们织好,一人一件,免得以后你们要穿的时候我不能给你们织了。” 叶康突然后知后觉,母亲确实这一段时间都一直不停的在忙着给我们织毛衣,做布鞋。他问母亲你是要远行吗? 秀珍温和柔美的笑着,给孩子讲述了她生病的事情,具体什么病,现在什么情况,医生说的大概能活多久都一五一十的给孩子们说清楚了。叶建坤和秀珍商量过,他们家的教育一向都是开明式的,面对生死的话题也一样,人生固有一死,他们都是有文化的人,不必刻意回避这个话题,和孩子讲述明白,然后珍惜接下来的每一天才是应该做的,而不是伤春悲秋不愿提及,那样猝不及防的离开对孩子们的伤害更大。 叶建坤就爱秀珍这样的奇女子,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坦然面对,哪怕是生死。秀珍就是用这样细腻又温情的爱感染身边的每个人。当初刚得知病情的时候,叶建坤在医院腿都软的站不住,而秀珍硬是强忍着等医生说完病情再一脸平静问生命的周期。走出医院大门,秀珍的眼泪才夺眶而出,他们相互搀扶着抱头痛哭。叶建坤都不知道他们俩是怎样从医院走回家的,那一条路当时像一个世纪那样长。 叶芳和叶鑫听了母亲的病情颤颤巍巍的哭泣,肩膀跟着抽动,秀珍也跟着哭了,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孩子,只有把两个小人儿使劲的搂在怀里。得给他们一个接受得过程。叶康要大些,中学生了闷着头,手攥得紧,指甲掐的手心生痛。叶建坤看着他攥着的小拳头,过去轻轻拍了拍叶康的肩膀。总算是给孩子们摊开说了,以后就一家人共同守护秀珍,共同面对老天爷给他们的考验。 日子流水一样的过着,叶康过完暑假就进入初三了,他想毕业就去找个厂子工作,早早的开始挣钱为母亲治病。 家里越发的拮据了,秀珍每周都得去医院一次,几个孩子又要上学。叶建坤已经写信给建峰在叶建峰那里借了些钱。建兰也托人给叶建坤们送了一些钱来。秀珍身体更消瘦了,吃不下饭,医生说药物的原因肯定会没胃口。叶芳和叶鑫放学就去学校的河边采野菜,母亲最近只能喝些粥,所以采点野菜给她做下饭菜。 叶鑫和叶芳这一年非常的懂事,两个人都能独立的煮饭洗碗,洗衣服。秀珍每天也耐心的教他们炒菜,做面条。叶芳连包子都会蒸了,叶鑫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然得早早得学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