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历史军事 > 民国江湖二十年 > 第一百四十四章 敏锐

第一百四十四章 敏锐(2 / 3)

你说这个我就想起来,怪不得他说我外行。”

“咋了?”

“老张给了他剿匪的番号,他从奉天出发,一站一停,下车就开始招兵买马,还特地花钱请了不少‘托儿’,声势整得挺大,等到哈埠的时候,原来那两三百人,就已经变成一千多人了。”

“这么厉害?”胡小妍也有点意外,“那军饷呢?”

“谁知道他是怎么忽悠的,反正军饷还没拨呢,他那边就已经拉起一个团了。”

江连横不禁喜上眉梢。

他完全有理由兴高采烈,结义大哥混得风生水起,日后就算不拉江家一把,也总不至于平添一个冤家。

“人的名儿,树的影儿,这事儿说来就巧了。”江连横解释道,“他年轻那会儿,在咱们这修铁路,正好那帮胡匪当中,有不少人都曾经在他手底下当过差,而且多半都是山东老乡,不愿意打,就顺势诏安收编了。”

“他人缘儿还挺好。”

“那肯定的,张大哥还是够义气,不然的话,当初也混不成毛子手底下的工头儿啊!”

张效坤名声在外,贪财好色不假,但绝不是守财奴似的小家子气。

凡事总有根由,当年千金散尽,终换来今日一呼百应。

江连横乐呵呵地说:“我是真没想到,剿匪这事儿,愣是让他整成了招兵,我听老蔡说,张大哥在那边一口气扩编了三个团,咱就往少了说,那也得有四五千人了。”

言罢,桌上众人纷纷一愣。

张效坤这升官速度,可比赵正北快多了。

看来,能打硬仗的,终究敌不过能聚人心的,将才帅才,自有分别。

鸟随鸾凤飞腾远,江连横再次傍上了一位实权大员。

这对江家而言,本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可胡小妍听了,却又莫名皱起了眉头。

思忖片刻,她才开口问:“那……他应该算是哪一派的人?”

“什么哪一派的人?”江连横正在兴头上,冷不防没反应过来。

“在奉军里头,算是哪一派呀!”

胡小妍重新说明,江连横却不由得愣了一下。

是啊,张效坤到底应该算是奉张集团中的哪一派呢?

他显然不是老派成员,跟张大帅的结义八兄弟相比,无论资历,还是岁数,都差了一辈。

莫说是老张八兄弟,就算是跟王铁龛等人相比,他也不算老派。

张效坤没念过讲武堂,陆大派看不上他,士官派更没把他放在眼里,自然也为新派所不容。

思来想去,他的身份,大概相当于张大帅之于北洋,只能算是旁系。

“他手上的兵,不是老张给的,而是他自己招来的。”胡小妍问,“换成你是张大帅,你会信任他么?”

江连横一愕,渐渐觉出其中的弦外之音。

“媳妇儿,那你的意思是,我还得跟他保持点距离?”

胡小妍不置可否,看了看鸦雀无声的餐桌,几个家人只能静静听着,搭不上话,于是便摆了摆手。

“算了,吃完饭再说吧!”

江胡二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残存着父辈的影子。

当年,老爷子就不喜欢在餐桌上谈论时局政事。

眼下胡小妍同样如此,晚饭的时光,留给家人,听儿女讲讲学校里的事儿,暂且忘却门外世道的诡谲莫测。

江雅能说上话了,餐厅里的气氛便立刻活泼了不少。

饭毕,江胡二人回到卧室,英子送来凉茶,消食片刻,方才接续有关张效坤的话题。

“凡事就怕刻意。”胡小妍说,“谁也不是傻子,你要是刻意远着他,难免让人心寒,以后平白少了朋友,也不太好。”

江连横点点头道:“我想也是,既然来信了,我又没啥事儿要忙,应该过去看看,顺便问问胡匪的事儿。”

“我就怕他要把你留下。”

“什么意思?”

“奉天只有一个姓张的大帅,你是省城里的密探,他是靠自己招兵买马,你俩走得太近,不合适。”

“那就得看老张是什么态度了。”

“不管老张是什么态度,咱自己也得拎清楚,谁是主子,谁是朋友。”胡小妍再三提醒道。

江连横也觉得言之有理,不免有些迟疑,便问:“那我是去,还是不去?”

“快去快回吧,最好能把叫反的胡匪给办了。”

江连横点了点头,说:“那我这两天就走。”

“走归走,你准备带谁过去?”胡小妍问。

话到此处,猛然发觉,江家现如今竟有点缺人手。

当然,若论干脏活儿的“响子”,那肯定不缺,缺的是能出主意,甚至独当一面的二当家。

要去跟胡匪和官兵打交道,薛应清显然不合适。

江连横若走,家里的生意需要王正南打点。

李正西在医院里照顾赵正北,当然可以换人,但兄弟是兄弟,护工是护工,毕竟无法相提并论。

温廷阁身在沪上养伤,又要忙于立柜分号,至今没有归期。

赵国砚倒是可用,但眼下正在宽城子,还需汇合。

不是江家人手不够,而是这几年来,步

最新小说: 乱世发家日常 你有白孔雀吗 赘婿 三国:被刘备赶走,我截胡孙尚香 谍战:红色掌柜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开局就干架:大力农女绝不受气 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 [综英美]一发十连,五蝠临门 雄主之神话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