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里的事,那些反都是小节,到时自然就能很快追上,不在于耽搁这些时日。我们路上时,你也先以这几本书为主,以后在余斛安顿好后,校学它事之余,力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把这五本书给读完记牢,如此方才两不相误。”亨亚日接过书,点头称是,答应了下来,却一时也不好急于现时就看,毕竟老师和父亲都在,都还在说着话。葛自澹看了看亨书勤,问道:“贤弟可困否?这一番交代完,仿似石头落地,一下放松下来,竟是困了。”亨书勤说道:“我也是同样如此,事情一旦议定,也是困极。”“那好,我们就休息吧,未尽事晚餐后再议,也好养足精神,明日里也都要远足的。亚日你且自去吧。”亨亚日闻言,抱起那五本书,就离了书房,到客房中去了,总要先把书收好再说。五本书大约是手抄本的原因,每本都是大部头,也是厚厚的一摞,亨亚日年少,抱起来也稍嫌有些吃力,主要是不方便。进屋时,正被已回的王品福看到,正要给他帮忙拿书时,却被亨亚日拒绝了。王品福也不以为意,以为这小家伙是自己跟自己赌气,应该是想看看仅凭自己到底能不能给坚持下来。就见亨亚日好不容易把书给放到床头,却又拿起自己的小包裹,把包裹自己又重新整理了一遍,腾出地方来放这几本书,见空间不够大的时候,还把包裹中的其它东西检出一些才罢。那几本书都有些厚,王品福很怀疑亨亚日单手能否持得住这书,估计多是要摊放在书案或是腿膝上才好观看。亨亚日折腾了一会儿,想想还是先把《观世界论方法》从包裹中拿出,再把其它事物都放,又扎好包袱。拿出书后,亨亚日到一旁桌几边坐下,摊开书,开始看起来。只见书中写道:看苍茫大地、辽远星空,观世间万物、山川河海,无不深感宇宙玄奇、生命奥妙、造化无穷,然则再看芸芸众生,直到吾个人,时而会想:我从何处来,将到何处去?我又如何为我?世间万物又从何处而来,又将去向何方?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维持日常运行,将来又会是什么样子?没有人能给答案。吾始想西洋有上帝耶和华六日创世造万物说,国内有盘古开天、女娲掸土造人说,西方阿拉伯人**安拉想得之间说,然上帝、盘古、女娲、安拉这些又从何而来?为何如此?将到何处?如此究极反复,永无穷匮,更是无从谈起。至此吾又想是否有一定之规来讲述这个世界,述人述事述物,遂起意探寻方法,此方法为解开那些疑问提供一定之规,拨开迷雾,识见真像……亨亚日看得很费劲,那些人有听说过的,也有未曾听闻过的,只看的似懂非懂的,毕竟这说法也很烧脑,一些观点闻所未闻。亨亚日忽然记起老师刚刚说过的话,说是要不求甚解,只看和记就行了,于是他也依言而行。这样的书自然是写得很枯燥,里面的文字也是绕来绕去的,不过亨亚日看得很认真,虽不太明白,但大体的逻辑是通的。有些事想不明白,但又想把它弄明白,正路是不行的,只好想或是借助一些方法去把它一部分、一部分的弄清楚,再窥见全貌,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而盲人摸象这篇课文,亨亚日是学过,既然是盲人,那自己就无法窥得大象全貌,就和人无法全知这个世界的道理也差不多。所以盲人四处摸,人们发动思想、挖空心思的去想、去做。盲人摸着鼻子说像蛇,摸着腿像柱子,摸着身体像堵墙,摸着尾巴像绳子,这都是大象的局部,也是大象的一部分,也许就是这样,通过一部分、一部分的来慢慢集合,就有可以摸清大象真容的一天。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不是也同样如此呢?亨亚日不知道答案,只方法看似笨了些。但至少有方法可用,可以说清这世界一部分的样子,不是两眼一抹黑的,总比那遇到死胡同出不来者索性就纯粹躺平不动者,高明了何止千百倍。当然,老师能有这般奇思妙想也是给亨亚日带来太大的震撼,他也不清楚有这般想法的价值如何,但对他而言不次于开了一扇窗。亨亚日看得很投入,也是兴味盎然,只是偶尔也会想盲人摸象本身,然则盲人又是如何识得何物为蛇、柱子、墙和绳子这些的呢?他应该从没见过,那这比喻又是如何出来的呢?亨亚日一时也是无解,心下想着,或许就和这多部分世人一样,多是心盲眼不瞎,于是看不透,结果就和眼瞎心盲一样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