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鱼服
到底还是白瑞没忍住,笑着问白珩,“二妹妹昨晚可是一夜未眠?“别看白珩一副神采奕奕的模样,这是心里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呢。果然,只见白珩微微颔首。
崔氏不由奇道,“这是收到什么好物了?"可见崔氏对女儿的性子也知之甚深,根本没有往别处去想。
白瑞便笑道,“那就得问咱们五妹妹了。“事实上白瑞也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家里没有的经典,竞能让二妹妹沉迷一宿功夫。白琼便笑着道出原委,“是康王妃藏书阁里的文章,咱们家是没有的。“崔氏听着便露出了然的神色,这就不奇怪了,原是家里没有的。就连清河崔氏都没有收录的文章,可想而知是怎样的孤品。崔氏望着白琼便露出一抹笑来,康王妃这是看重琼姐儿,说不得她的姻缘还在康王妃那里。说是康王妃,又牵扯到宫里。崔氏有这个想法并不让人奇怪,康王妃因为其父,在京城里一直没什么交际,所亲厚者不过中宫而已。而白琼和康王妃走得近,势必会把关系引到宫里。别看百官对许应魁避之不及,可对中宫,那是赶着巴结都巴结不上。谁教刘皇后偏偏看重康王妃,一丁点儿冷落许氏的意思都没有。
以崔氏的眼光来看,不出一二年,京中的风向就又该变了。只要康王妃的位置稳固,不出多长时间,便会有勋贵夫人向康王妃表达善意。崔氏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康王妃现下是冷灶,可添一把火,不就慢慢成热灶了?
“既偏了王府库藏,咱们也得有所表示才行。"康王妃许白琼抄录,是她的人情,白琼要还礼,也得知会崔氏。因是为白珩生辰所准备,是以白琼先前就已经和康王妃通过气,回礼会在白珩生辰之后送到。康王妃倒是不在意回礼,而白琼对姐姐这样用心,也确实让她深受感动,故而答应下来。
“我记得家里有一部古棋谱,不知与王府那部是否相似?"这话问的自然是白琼。
白琼回想片刻,便肯定道,“不是同一部。“这便好办了。崔氏便将抄录古棋谱的任务交给白琼,“只是不好贸然打扰…“这便是第二个问题。
王府高门,毕竞不是一般人家。
白琼望向崔氏,似是有话想说。
“琼姐儿可有什么好法子?"实际上直接登门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崔氏到底想要体面些,康王妃华诞未到,不然这便是个极好的由头。“王妃给了女儿拜帖…“这个白琼先前没提,就连跟去的云卷都不知道。康王妃把帖子夹到白琼的抄本里,白琼也是回到碧映阁后才发现的。康王妃给白琼的这张拜帖,是随时可以进入王府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剩下的就是挑个合适的日子,将回礼奉上。虽然康王妃并不在意,但这样终究是占了王府便宜。明面上失传的孤本名篇,其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若不是清河崔氏也是千年世家,白琼断不会打孤本的主意。没过两日,白琼便带着棋谱抄本登门,正巧康王入宫,白琼便将古棋谱奉上。
康王妃钟爱此道,也不扭捏,收下后便笑道,“劳你费心想着。"便是送礼,也要投其所好才行。康王妃原本也没打算从白琼这里得到什么,能比王府库藏更丰富的,也就只有宫里了。
既是送了棋谱,康王妃便留了白琼对弈。
康王妃似是无意间对白琼说道,“令姐好事将近,皇后殿下过几日便会召她入宫相伴。“这对白瑞而言绝对是好事,有了这段经历,日后嫁给储诏,两人算是势均力敌。康王妃这也是在向白琼暗示,刘皇后不会过河拆桥。对于康王妃明显的善意,白琼自然心领神会。几番对弈后,康王妃以一子之差惜败于白琼。虽然输了对弈,但康王妃面上是白琼也未见过的真心笑意,比之先前更添一分烟火气。
留白琼用过午膳后,康王妃命杜女史送白琼回宣宁侯府。马车上,杜女史对白琼的态度更加亲热,“姑娘可要常来,咱们王妃欢喜姑娘呢。"自家王妃的变化,杜女史是看在眼里的。而这个变化在杜女史看来,自然是可喜的。王妃素来不与人交际,如今好不容易愿意迈出这一步,杜女史自然极力赞成。
果然,正如康王妃所言,没过几日,宫里便召白瑞入宫伴驾。到五月里,眼看着端午将近,崔氏给家里的姑娘们俱裁了新衣裳。五月初三是惠国公太夫人的寿辰,惠国公府连摆三日流水席。因为惠国公夫人的缘故,宣宁侯府自然是正日子去的。直到这时,才能看出惠国公府的底蕴来。
在正日子来的俱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像柳阁老这样的清流,又是姻亲关系,这才坐了正席。而其余的,像定国公府、益阳郡王府这些,那才是勋贵圈子里的主流。
惠国公夫人早早就让人去请宣宁侯夫妇,趁着家里老太太过寿,想着将郑琚和白珩的婚事敲定。郑琚明年就整二十了,也到了成婚的年纪。三书六礼怎么也要走上半年,惠国公夫人的意思,最好来年开春把婚事办了,也取个好兆头。
因此寿宴还未开始前,崔氏便带着白珩与白琼到了惠国公府。白瑞在宫里,正日子那一天会由宫中女官送到惠国公府,以此来显示中宫对白瑞的看重。而白琬偏又病倒了,张氏要照看女儿,只能把白琰托付给大嫂,让崔氏带着到惠国公府见见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