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大手一挥:“进城!“
当夜,番泽王宫。
番泽王高坐鎏金王座之上,年近五十却精神矍铄,一双鹰目不住打量着殿中昂然而立的年峰。大殿两侧站满了番泽文武官员,不少人眼中带着明显的怀疑与轻视。
“年将军弃夏藏而来,所为何求啊?“番泽王声音洪亮,在大殿中回荡。
年峰抱拳一礼,声音不卑不亢:“夏藏王胸无大志,终日只知饮酒作乐。末将不愿明珠暗投,特来投效明主。“
一位文官突然出列:“听闻年将军在夏藏时,曾因谏言不被采纳而当廷斩了三位同僚?如此暴戾,岂是我番泽所能容?“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就在这时,年峰感觉到袖口被轻轻扯动,是站在他侧后方的温玉。
“这位大人。“
温玉上前半步,声音如清泉击石,“我家将军斩的三人,一为克扣军饷的粮官,二为通敌卖境的边将,三为强抢民女的王亲。夏藏王不但不惩,反要责罚将军,这才有了今日之事。“
那文官一愣:“你又是何人?“
“妾身温氏,将军帐下一文书罢了。“
温玉微微欠身,却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里有青周国南境布防图,乃我家将军临行前所绘,愿献与番泽王。“
这番举动引起一阵骚动。番泽王眼中精光一闪,示意侍从取来竹简。展开一看,果然是详尽的军事地图,连哨卡轮换时间都标注得一清二楚。
“好!“
番泽王拍案大笑,“年将军果然诚意十足。赐座!“
宴会持续到深夜。酒过三巡,番泽王突然道:
“年将军初来乍到,身边缺个知根知底的人。寡人有意将侄女许配与你,如何?“
年峰手中酒杯一顿。他余光瞥见温玉正安静地跪坐在角落案几旁,执笔记录着什么,似乎对这番对话充耳不闻。
“王上美意,末将惶恐。“
年峰放下酒杯,“只是末将粗鄙武夫,恐委屈了王族贵女。“
番泽王摆摆手:“哎!英雄配美人,天经地义!“
就在气氛微妙之际,温玉突然轻呼一声:“哎呀!“
她手中的笔掉在地上,墨汁溅在了刚写好的文书上。
番泽王皱眉:“何事惊慌?“
温玉连忙伏地请罪:
“妾身计算王上刚才提及的军费开支,发现户部上报的数字有误。若按此执行,来年春荒时前线将士恐断粮半月。“
番泽王脸色一变:“此话当真?“
温玉不慌不忙地呈上算纸:“请王上过目。按现有存粮与运输损耗,最多支撑到三月初七。“
番泽王仔细查看后,勃然大怒:“户部尚书!给寡人解释清楚!“
一场闹剧后,番泽王再看温玉的眼神已大不相同。宴会结束时,他意味深长地对年峰道:“年将军有位好文书啊。“
回到临时安置的驿馆,年峰一把抱住温玉,在她额头上重重亲了一口:“夫人这手''算珠惊王''玩得妙极!“
温玉笑着推开他:“别得意。番泽王不是夏藏王,我们得尽快站稳脚跟。“
之后,温玉得空独自整理着散落的算筹,指尖划过那些被磨得发亮的竹签,忽然想起出嫁的那个清晨。那时母亲将这把算筹塞进她行囊时说的话,此刻格外清晰起来。
“玉儿,去了年家,可别乱做好事。“
十八岁的温玉闻言诧异地回:“母亲这话好生奇怪。不做好事,那坏事可以做吗?“
铜灯映着母亲眼角的细纹:“傻丫头,好事都不能做,坏事更不能做。“
她压低声音,“你当为娘这些年怎么在温家立足的?好事做多了招人嫉妒。“
温玉记得自己当时不以为然地撇嘴。温家族世代将门,三叔祖更是官至镇国大将军,她从小听着那些精忠报国的故事长大。
“尤其是年峰这样的新贵。“
母亲继续道,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供桌,“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窗外传来马嘶声,年峰派来的迎亲队伍已经到了。母亲最后替女儿整了整衣领,眼角竟流出了泪,滴在了温玉手背。
......
“夫人,将军派人送来的密函。“侍女的声音将温玉拉回现实。
她展开信笺,年峰狂放的字迹跃然纸上——番泽王同意了他南下巡边的请求。温玉唇角微扬,这正是她三天前那场“算错账目“想要达成的结果。
烛花爆响,温玉望向窗外的弦月。母亲永远不会知道,有些好事可以做,得做得让人看不出是好。
世代458年冬,番泽国都城。
年峰府邸张灯结彩,庆贺他平定南境十三部族叛乱,且在青周国名将姜旻的突袭中,竟然守住了北麓关。
庭院中堆满各地将领送来的贺礼:东海明珠串成的帘幕,南疆红木雕的战马,甚至还有西梁秘制的鎏金铠甲。仆人们穿梭其间,却都屏息静气,生怕惊扰了正在后堂沐浴的主人。
温玉站在廊下,指尖拂过一株刚送来的血色珊瑚。这礼物来自南海水师提督,珊瑚枝丫张牙舞爪,在雪光映照下如同凝固的鲜血。她轻轻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