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武侠修真 > 踏渊录 > 第27章 朝堂议事(三)

第27章 朝堂议事(三)(2 / 3)

高台之下,众臣无奈,只得齐声回道:“臣等附议。”

陈悬静满意点头,当机立断,命司礼监秉笔太监协中书令陆谨修当庭草拟一道旨谕。

随后陈悬静再次看向四皇子,接着问道:“剩余两条,你不妨直接说吧。”

四皇子得到老人认可,并未得意忘形。

他在回话之前依旧不忘俯身行礼,这才接着说道:“南川有妖邪现世,鬼魅作祟,儿臣认为应贴出皇榜,传达圣谕至境内各郡县,然后倾全国武夫之力,凡能有将妖邪诛杀降服者皆可封受嘉赏,同时根据妖邪危害程度不同,嘉赏种类也可有所区分,同时还要派出我大周锐士,以镇妖司为首深入南川境内,将那妖邪一网打尽。”

老人闻言轻轻点头,很是赞同。

四皇子则接着说道:“大周境内,凡日月所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父皇之子民,南川百姓既处水深火热当中,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既是父皇之子民,应当情同手足,荣辱与共,所以儿臣建议各地郡县征收钱粮数目增加一成,用以赈灾救济。”

四皇子所提三条建议,中规中矩。

庙堂之上,百官并非不能想到,只是他们开不了这个口。

就如同此刻,四皇子话音未落。

二皇子突然站了出来,他不等陈悬静问话,直接开口说道:“儿臣以为,四弟所提三条建议实施起来怕是会有些难度。”

二皇子想说什么,陈悬静心知肚明。

他身为一国之君,大周现状,南川现状,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老人还是给足了二皇子脸面,借之口舌,开口问道:“有何难度?”

二皇子正色道:“南川十年大旱,往年朝廷不是没有过赈灾救济,但是天不遂人愿,十年来南川之地滴雨未下,颗粒无收,朝廷每年赈灾捐款不计其数,国库内帑早已空虚,户部更是捉襟见肘,所以儿臣认为四弟所提最后两条,恐怕无法实施。”

陈悬静闻声面露思虑。

他搓着拳,双目空洞的望着殿门,自言自语道:“派兵出征需要粮草,赈灾救济需要钱粮,就连赏赐江湖异士,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看情形的确难度很大。”

老人一直盯着殿门的方向,右手却不自觉的拿起桌上那第三本奏章。

陈元佶突然眯起双眼,看向那本奏章,不知为何内心生出一丝不安。

陈悬静则缓缓展开那本奏章。

他突然看向杜景瑞,开口问道:“敬亭,这折子是你呈上来的,眼下国库空虚,南川灾疫始终无法得到良好改善,你却在这档口,提出今年镇妖司应在坊间以及各司府衙门推举人选,朕想问问,你此举意欲何为。”

此言一出,反应最大的并非提出此条建议的杜景瑞,而是尚书令楚言礼以及二皇子陈元佶。

只因,时机不对。

这二人隐晦的对视一眼,纷纷察觉出一丝不对劲。

宰相杜景瑞也并未及时回话。

陈悬静则接着说道:“镇妖司成立于玄祖之时,几与我大周同岁,历代先王从未更改过选举制度,你既然有胆量提出更改祖制,那你可知道,这镇妖司对我大周的重要性。”

朝中众臣,互相对视一眼,皆是看出对方眼中幸灾乐祸神色。

而百官之前,二皇子脑中突然灵光一闪,随即脸色铁青。

他似是察觉到什么,可仍抱有一丝希冀,虽能及时忍住心中怒火,但不知不觉中,他浑身散发出一股寒意,眼神睥睨,看向杜景瑞的目光有些阴鸷。

回想早些时日,圣上回朝之前,四皇子曾找到过杜景瑞,两人有过一番言论,只是具体谈了些什么内容,外人并不知晓。

今日四皇子能在百官面前提出那三条建议,想必这其中少不了杜景瑞的点拨。

而杜景瑞身为西席少师,更不可能去坑害自己的门生。

联想到今日早朝,老皇帝陈悬静看似随意的拿出三本奏章,可这三本奏章的内容前后呼应,怎么看都觉得像是提前安排好一般。

此时此刻,二皇子与六部众臣,都似乎察觉到其中有些猫腻,不得不重视起这三件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

果然,杜景瑞缓缓俯首,随后朗声道:“臣以为,此举恰恰能解南川燃眉之急!”

陈悬静表面平静如水,他等的便是这一刻。

老人双目一亮,故作惊喜,迫切问道:“此话怎讲。”

台上,台下。

两个老狐狸心照不宣,配合默契。

杜景瑞,那是当朝宰相,百官之首!

他庙堂沉浮数十载,又岂是泛泛之辈,哪怕风平浪静,他都能嗅到一丝异样。

圣上回宫从未召见过任何一位臣子,可杜景瑞偏偏就能凭借一本奏章与老皇帝达成共识。

杜景瑞不慌不忙。

他郎朗开口,声音嘹亮,响彻整座大殿。

“南川受灾,往年朝廷征银纳粮,何其困难,甚至有些偏远郡县,仗着交通不便导致上情而不可下达,耽误了赈济最佳时间,而今臣以为不如摒弃祖制,明码标价,在各郡县公开出售镇妖司名额,所收银钱填补国库,赈灾救民,同时出榜告知天下,凡江湖异士

最新小说: 我能识别万物,但信息是错的 上玉阙 凡人修仙传 怀剑行 我都修魔了,你还想道德绑架? 胎胎多子,我靠生子修炼成神 重生笑傲:我要当教主 踏渊录 这个洪荒不正经! 修仙:从一颗心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