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同余涂所想的那样,和声交响乐团这一次的演出绝对可以算得上是大成功。甚至可以算得上是上半年最牛逼的演出,没有之一。和声交响乐团的演出不仅仅只是吸引了一批国内的乐评人前来,更吸引了很多国外的乐评人来聆听。他们极为统一的给和声交响乐团打上了一个非常优秀的标签,给出了9.8分的成绩。这个成绩就算是在全球范围内都算得上是极为稀少。一时间,华国震动。无数的音乐家前来和声交响乐团,打算来和声交响乐团这边学习。和声交响乐团的音乐厅也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香饽饽。他们争先恐后地申请和声交响乐团音乐厅的演出名额,希望能蹭一波和声交响乐团的好运。和声交响乐团倒也乐得成全。刚好减轻一些乐团众人压力的时候,还能收获很多很多额外的资金。整个乐团过得极为轻松。众人在保证每个月一次大型演出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很多主题类型的小型演出。陈秋也带着乐团的众人开始承担一些社会责任。比如说给一些小孩子开音乐会,提升音乐的素养。或者搞一些比较好玩的音乐主题,让大家玩音乐。再或者去弄一些其他类型的。和声交响乐团一时间甚至超越了海城交响乐团,真正意义上成为了海城代表。当然。这个肯定是海城这边的想法。对于和声交响乐团而言,他们实际上真正代表的,还是他们自己。他们对外将海城和声交响乐团的海城二字给完全剥离,基本上都称呼自己为和声交响乐团。大家也喜欢叫他们为和声交响乐团。和声交响乐团的名字也在整个海城极为响亮。很多海城本地人甚至都不citywalk了。他们平常甚至会问今天要不要去听听看和声。听和声成为海城这边极为火爆的一个市民项目。和声交响乐团的大量演出,满足了海城市民的闲暇生活需求,即便对于古典音乐再怎么不感兴趣的,也会喜欢上和声交响乐团这种带着整活意味的乐团。实力强,爱整活,有意思。这种乐团谁会不喜欢呢?不过唯一值得遗憾的一点是。苏玥在和声交响乐团呆了半个月,她就回到了德意志,继续去学习。准确讲,应该是跟着她的老师开始全球范围内的巡演。对于她而言,和声交响乐团已经进入了平稳期,并不需要她立刻挺身而出来帮助乐团,因此她也可以开始认真地提升自己。她所带来的那些顶级管乐演奏者则是放在了乐团内。苏玥跟他们说过,这一次的演出结束后,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意愿留下。这一切都看陈秋对于众人的吸引力如何。很明显。陈秋是属魅魔的。那群人一开始还稍微有些嫌弃,感觉和声交响乐团的驻地有点太小了。但是在跟着陈秋排练了几次后,他们不得不承认。真香啊。跟着陈秋排练真爽啊。我真的好想一直跟陈秋排练。组一辈子的乐队好不好!欧尼该!如果没有陈秋指挥的排练的话,瓦他西……苏玥带回来的那些管乐大佬非常没有原则地直接给陈秋跪了,跟着乐团乐呵呵地一起排练起来。陈秋带着他们去劳动局那边开了外国人的工作证明,又去外管局开了居留,让他们能在国内工作。虽然这群人用起来比较麻烦,但是是真的好用。陈秋带着这群人很快便稳定了他们在海城这边的排名以及实力。而时间便在这样的演出下一分一秒地过去。在暑期,和声交响乐团再度去了欧洲进行巡演。这一次他们不仅仅只是去了德意志,他们甚至去了意大利以及法兰西。接触的顶级交响乐团更多了一些,接触的那些控制着音乐资源的人也同样更多了一些。众人对于陈秋的观感也不再像是之前那样,只是感觉陈秋是一位普通的年轻指挥。这一次,众人都将陈秋当成一位跟他们有着同等待遇的顶级指挥去面对。而陈秋也通过自己的表现,证明了他值得这群人的尊重。和声交响乐团的名声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美利坚那边也开始邀请和声交响乐团去巡演。但是非常可惜。美利坚那边的签证要比欧洲这边签证难上十倍,除了那些欧洲团员,其他人的签证都很麻烦。因此陈秋只能让众人先办着。等什么时候所有人全都能去美利坚后,再讨论去美利坚的事情。在和声交响乐团目前这些人的努力下。和声交响乐团在次年,成功来到了海城第一,全国第二的位置。他们与余涂所带领的华国交响乐团成为了华国的双子星。不知道为何。余涂也仿佛焕发了第二春一般,开始带着乐团演出各种各样艰难的作品。完全没有之前那样摆烂的感觉。余涂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