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认了,但系统内部对红星厂,对李怀德的评估就要下降了。
拿工业的钱给五丰行做嫁衣,吃里扒外吗?
你要说是投资运营,那好了,没有工业系统的批准,谁给红星厂的资格去运营外资的?
这事没法解释,更没有办法推卸责任。
无论如何,财务审计发现了问题,这笔钱就算现在还回来了,那也是个事。
老李必须承担责任,虽然不至于影响他在红星厂的岗位,但也会影响到他接下来的布局。
上面一定会充分考虑在红星厂内部择选一名“保险”制约李怀德,那这个时候不表现,还等啥时候?
程开元一直都在推进和帮助工作组发现这个问题,他甚至祈祷剩下的时间里,五丰行不要还钱。
甚至是亏损,哪怕这两千五百万都亏掉了,对于他也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因为在当初的班子会议上,他是明确反对这一拆借意见的,反而是李学武介入,景玉农支持,李怀德最后排的板。
这个案子发了,追溯会议记录便不难发现,红星厂确实有发展潜力,但高速发展的背后也有危机。
这几个人就是红星厂发展的危机,需要一个冷静且清醒的人踩一踩刹车。
他推动这个案子被调查,被审计,同时以管委会副主任的身份,主管生产和设计工作,对分厂和各部门进行影响力渗透。
所有的动作和目标就摆在了工作组的面前,更是做给所有班子成员看的。
未来班子的形势必然要发生变化,他愿意做第一个改变的人。
补强进来的成员一定很清楚红星厂的问题,也一定有机会团结在他的身边。
拿住了红星厂的主要业务,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再得到上面的关注和支持,得到补强成员的团结……
程开元想不到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会输。
明明是优势在我嘛!
李怀德的那些阴谋诡计在他这里如透明一般,师弱翁通过张士诚联系到了他。
这么说吧,师弱翁胆敢挑衅李学武,甚至夸大了李怀德的安排,正面硬刚李学武,那都是有计划的。
要孤立李怀德,又要把这池子水搅浑。
李学武一旦发现李怀德在针对他,那两人之间的信任和默契便会出现裂痕。
程开元这个时候还不需要主动出击,只等亏空案发了,其他人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他再考虑如何处置李学武。
按照他的预想,上面也一定有意压一压李怀德等人的气势,稳一稳红星厂班子的格局和步子。
一定会选择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对现有格局形成干预和牵制。
从工作组考察的方向和对象来看,李学武必然会成为某个突破点,所以程开元就没想着留他。
继而钢城工业和营城船舶也在他的谋划当中。
丁自贵有意外放,谋划钢城工业的负责人,却是在与李学武的沟通中失败了。
就连退而求其次的营城船舶都没谈下来,李学武代表董文学一系根本就不撒口。
反而抛出一张汽车工业的牌,你说丁自贵能愿意接?
汽车工业能跟营城船舶比吗?
虽然都是专业厂,虽然在未来的集团版图中都是同级别的工业发展支柱。
但是,营城船舶是鸡头啊,红星汽车是凤尾啊。
丁自贵要是去了红星汽车,以后要归属在钢城工业的管理体系下,听李学武的安排。
不用怀疑,李学武必然会去接董文学的班,董文学回京,一时也不会撒手钢城工业负责人的位置。
就像保卫组一样,直到李学武真正有资格,有能力拿起来的时候,他才会撒手。
这对师徒布置的链条没人能破,这是阳谋。
现在丁自贵虽然对李学武很客气,但那也是上级,是领导。
一想到以后两人的身份互换,还要给李学武递手本,你说他受得了受不了。
受不了怎么办,李怀德那边绝对会支持董文学和李学武的,他要是不想受这个,就得另谋出路。
结果,机缘巧合之下,他就撞到程开元这里来了。
两人互相这么一沟通,一拍即合。
董文学回京,李学武因为亏空的事要被处理,步子跟不上去,程开元就借此推丁自贵去钢城接班。
师弱翁有了今年的对外接待工作经验,下一步就是去津门拿到贸易管理中心。
到时候他真正拿住了生产管理处、联合工业和三产,又拿到了贸易管理中心,你说红星厂谁说的算?
嗯,想法是好的,李学武躺在浴缸里也琢磨了他的想法和心态。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他怎么就知道五丰行一定还不上钱呢,他怎么就知道李怀德、景玉农和他一定要背锅呢。
——
今晚老李表现出来的态度是很诚恳的,董文学和徐斯年都到场了,再加上李学武,这是他认知中的一条线。
你说还有谷维洁?
在李怀德的认知中,徐斯年要比谷维洁更靠近董文学这一系的核心。
双方充其量是友好的合作关系,完全达不到互为信任和依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