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 第236章 千人千面 一人千面

第236章 千人千面 一人千面(2 / 3)

度也很高,只要这首歌的热度还在,校内网的热度就低不到哪里去行。

不过有两个数据让陈程感到了风向的变化,第一个是现在校内网的大学生以及大学毕业生群体增速放缓,第二个,是中学生,以及二十二岁以上的中学学历用户数量在快速增长。

陈程做了这么多年电商,对数据的分析非常非常敏感。

由于整个校内网的基础氛围都是实名制社交,所以网站用户个人资料的真实度非常高。

这样也就非常便于统计用户属性。

比如,所有出生日期在1980年以前、但是大学一栏没有填学校的,大概率都是没有读过大学,也不可能再读大学的人,因为这些人现在已经到了大学毕业的年纪,这些用户,代表了那些已经辍学步入社会的群体,而这些人,其实反而是互联网的主力军。

而所有出生日期在1985年以后、大学一栏也没有填学校的,大概率都是中学生,或者中学辍学的用户。

这两种属性的用户快速增长,意味着校内网其实已经开始突破“校内”的圈层。

这本身是一个很好的迹象,证明校内网已经自动开始了向脸书的过渡。

但另外一个数据又让陈程感到危机。

就是,这些非大学生用户,他们的使用粘度,明显要比大学生用户低很多。

这种粘度的偏低,体现在多个数据层面。

比如,这些人的好友数量明显比大学生用户要少很多,不少用户只有寥寥三五个个好友,而且没有再继续添加,而且他们上传照片的平均数量也比大学生用户低不少,说说的发布、互动、以及会员比例,都断层式落后于大学生群体。

这些数据,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他们大概率是到校内网凑热闹来的。

也就是校内网现在太火了,这帮人觉得如果自己不注册一个账号上来看一看,就显得有些落伍。

可当他们真的注册账号上来看过之后,又觉得这个网站好像对自己来说也没有什么吸引力。

这种情况就非常尴尬了。

与其是这样,那陈程宁可不要他们现在就加入校内网。

因为任何时候,让一个放弃你的用户回头,都要比拉一个新用户要难的多。

这帮人来了,发现没什么意思,就会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潜意识:这地方不好玩。

下次当他在听说别人聊起这个产品的时候,他们就会先入为主的产生一个念头:别信他们说的,那个地方不好玩,上次已经上过一次当了。

所以,如何把这些用户留下来,并且让他们的粘度不断增长,就成了当下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陈程思考了一下,现如今这些非大学生网民上网最大的需求。

总结下来应该就只有两个,一个是游戏,另外一个就是交友。

他们的交友其实更倾向于qq那种随缘式的交友,而不是校内网这种实名制交友。

好友搜索列表,但不用qq号码作为搜索条件,用地区和性别以及年龄作为搜索条件,找到一些在线的异性用户,随机向他们发送添加好友的请求,然后谁通过了就开始跟谁聊天,预热一下,就开始聊骚,聊骚成功之后,就开始老婆老公相互称呼、正式进入网恋。

这个需求在校内网上,目前还是实现不了的。

校内网的用户,有一个很大的习惯,就是不太喜欢添加陌生人。

他们会喜欢添加自己曾经以及现在的同学,再退一步说,就是曾经或者现在的校友,就算跟对方不认识,但最起码也要曾经或现在就读于同一所学校。

如果忽然有陌生人添加他,想跟他搞暧昧,男生倒是还好说,女生大概率会很排斥。

陈程思前想后,觉得同一款产品,一定要做到千人千面才能有最大的受众群体。

就好像qq一样,用户虽然在qq上加了无数的好友,但是他可以向这些好友同时展示千面的自己。

他可以是好友的家人、同学、朋友,也可以是好友里某几个异性的网恋对象,他可以在qq上跟妈妈说着“妈妈你放心,我会在学校好好学习的”,同时跟同学说:“今晚包宿,明天翘课睡觉!”,同时还跟陌生的网友说:“老婆我好想你,想和你羞羞。”,甚至还能跟陌生的网友说:“老公我生活费没了,能不能借一百块钱给我?”

这,就是qq的灵活之处,千人千面、一人千面。

校内网想实现这一步就很难,因为大家都是实名制社交,搞不好就会被人肉。

这也是校内网没办法在中国成为脸书这种产品的根本原因,中国人还是内敛,一旦用了自己的实名注册账号,就不敢骚的太过分了。

这一点印度网友就不一样了,很多印度网友即便用了实名账号,也敢在脸书上给陌生的异性发果照,什么后果都根本不在怕的。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让校内网的用户形成群体壁垒,实名制的用户玩一个圈子,不想实名制的骚人玩一个圈子?

以后你爱实名就实名,不实名就不实名,只要我内部控制好算法,不实名的骚人尽可能别跟实名的人混在一起、大家各玩各的、井水不犯河水不

最新小说: 武动:我林琅天,不做配角 重生:我是县城婆罗门 龙珠:赛亚人的诸天美食之旅 成龙历险记:我,镜神,主宰恐惧 [综英美]猫当蝙蝠崽?! 三一逆徒:从一人之下逆生诸天 天才相师 天才相师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影视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