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百年国恨(1 / 2)

陆准的神情愈发悲怆,动作间带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沉重。

“万里悲秋常作客……”

剑尖低垂,划出一个哀婉的弧线。

如同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在萧瑟秋风中,独自面对无尽的乡愁与孤独。

那股深入骨髓的悲凉,透过他的剑势,弥漫开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他猛地一个旋身,剑指前方,动作带着一种决绝的孤寂!

仿佛一个饱经风霜、缠绵病榻的老者,独自登上高台,俯瞰这苍茫大地,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无奈!

这句诗一出,全场彻底安静了!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这句诗中蕴含的沉重与悲怆,以及陆准此刻展现出的那种与年龄极不相符的沧桑感,彻底镇住了!

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这怎么可能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能写出的句子?

这得经历多少人世间的苦难,才能有如此深刻的感悟?

朱宜之手中的狼毫笔,“啪嗒”一声,掉落在了宣纸上,溅开一小团墨渍。

他却浑然未觉,只是呆呆地看着陆准,嘴唇微微翕动,似乎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陆源和郑家文更是面色惨白,如同石化了一般,看着陆准的眼神充满了惊骇与难以置信。

最后两句诗,如同最后的重锤,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艰难苦恨繁霜鬓……”

陆准的动作变得滞涩,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

剑光流转间,似乎能看到那岁月的无情,将黑发染成白霜。

“潦倒新停浊酒杯!”

他收剑而立,长剑斜指地面,微微喘息。

最后一个动作,定格在那里,带着一种英雄末路、万念俱灰般的颓唐与悲愤。

诗尽,剑停。

宜澜园内,死一般的寂静,风似乎都停了。

落叶静止在半空,阳光凝固在飞檐。

唯有陆准收剑而立的身影,带着一种历尽沧桑的沉重,烙印在每个人的瞳孔深处。

那首《登高》,字字泣血,句句悲凉,仿佛不是诗,而是一把锥子。

狠狠凿开了众人心中那道名为“国仇家恨”的旧疤。

一百年前北境沦陷,旧都焚毁的耻辱,只剩下半壁江山。

而四代帝王偏安一隅的懦弱,国耻未雪的怨恨……种种情绪,在此刻被这首诗彻底点燃,翻涌不息。

死寂。

漫长的死寂。

直到朱宜之颤抖着手,重新捡起地上的狼毫笔,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嘶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他每念一句,声音便颤抖一分,眼眶也红了一圈。

念到最后,他猛地将笔掷在石桌上,朝着陆准深深一揖。

“陆兄此诗,沉郁顿挫,气象万千,实乃……实乃千古绝唱!”

“我辈……望尘莫及!”

他这一拜,如同点燃了引线。

“好诗!当真是好诗!”

“‘百年多病独登台’,此句一出,谁与争锋!”

“以家国之恨,融个人之悲,意境阔大,情感深沉,我……我自愧不如!”

“此诗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方才还对陆准或鄙夷、或看戏、或同情的学子们,此刻纷纷变了脸色。

震惊、赞叹、钦佩、惭愧……种种情绪交织在他们脸上。

看向陆准的目光,再无半分轻视,只剩下浓浓的敬畏。

就连之前借剑给陆准的那位普通学子,此刻也激动得满脸通红,仿佛与有荣焉。

陆源和郑家文站在原地,脸色惨白如纸,身体僵硬得如同两尊石像。

周围的赞叹声,如同一个个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他们脸上。

他们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那个被他们视为废物的陆准,竟然能作出如此惊天动地的诗篇!

这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就在这时,人群后面,忽然响起了一阵清晰的掌声。

啪!啪!啪!

掌声并不响亮,却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威严,瞬间压过了所有的议论。

众人纷纷循声望去。

只见园林深处的小径上,一行人正缓缓走来。

为首一人,身着绯色官袍,腰束玉带,面容方正,不怒自威,正是永宁县的父母官,周县令。

他身后,跟着几位衣着华贵、大腹便便的本地富商,显然是此次诗会的赞助者。

周县令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欣赏笑容,一边鼓掌,一边朗声道。

“好!好一个‘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好一个‘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他走到近前,目光落在陆准身上,带着几分审视,几分赞许。

“陆贤侄,先前只知你……嗯,性情沉稳,却不想竟有如此惊世才华

最新小说: 沧澜界之星辰法则之主 我的心动女邻居 和男神齐穿兽世!兽夫们争宠忙 直播:工资上交?那我可得喷你了 被关疯人院?女配靠弹幕系统改命 乡下来的真少爷,竟然医武双绝 从山海经复苏开始 脚踩不祥,我于乱世证长生 虚无源道珠 从作曲人到文娱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