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招娣只好妥协,穿戴好衣衫后说道:“那你要做甚就抓紧些时间吧,听说差役已经去禀报知县大人了!”
王春生点点头,随后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脑海里疯狂回忆着前世的诗词。
“有了!”
“就那首吧!”
“既然那位首辅大人喜爱名利,那便如你所愿!”
王春生的第二条退路,便是那位首辅大人。
他记得何知县说过,再过几日便是首辅大人的花甲寿。
若是能作诗一首,讨得那位首辅大人的欢心,别说废了一个何志平。
就算是弄死何知县,那也不是什么大事!
王春生凝神提笔,落笔铿锵有力,所书之字宛若游龙。
几个呼吸后,脑海中那首诗,便被王春生全部搬运到了这个世界。
提笔吹墨。
待绢帛上的墨迹干涸后,王春生小心翼翼地将其捧起,递给了徐招娣。
“嫂子,这东西你要找信得过的人,亲手交给首辅大人!”
“若晋王那条路行不通,就看首辅大人这条路了!”
徐招娣郑重点头,双手小心接过。
“这,这诗……”
看清绢帛上所作之诗后,徐招娣双眼愣愣出神了片刻,随后眼中再次泛起了桃花:
“春生,你这才学,堪比当代大儒徐景芝啊!”
“真是好生了的!”
徐招娣彻底沦陷。
有一个拥有如此才学的小叔子,叫她如何倾心旁人。
这大康朝所谓的学子,他见过不少,甚至有些早已考取了功名,声震一方。
但没有一个人,能比得过王春生这信手拈来的诗作。
徐招娣心中已然有了主意,神情愉悦了不少。
“春生,你且安心!”
“嫂子必定救你出来!”
“劳烦嫂嫂了!”
王春生想了想,总觉得还是不够完美,便又道:“还有一事麻烦嫂嫂!”
“春生尽管说便是!”
王春生思考片刻,说道:“嫂嫂且附耳过来!”
……
长宁县。
十里外的官道上。
前行的队伍浩浩荡荡,敲锣打鼓,旌旗招展。
这些人的穿着虽算不上华丽,但却也比路边衣不遮体的难民好得太多。
队伍中央。
一顶五颜六色的轿子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队伍前行的速度有些快,但此时,一个长着山羊胡子的中年男人,却是急速从后方跑了过来,速度与轿子持平后,男人喘着气道:
“大人,县里传来消息,学院的学子,正在聚众闹事!”
“什么?”
轿帘掀开,露出何知县那张阴云密布的糙脸。
“这帮学生是要作甚?”
何知县正心烦意乱。
本在梁秀才那商讨着,过几日首辅大人的花甲寿送什么礼物。
结果却得到消息,自己那不争气的侄儿,竟然被人废了。
动手那人,还是昨日大出风头的王春生。
何知县差点当场昏厥。
倒不是心疼侄儿,也不是畏惧那王春生。
侄儿的确可恶,仗着有自己这个当知县的叔叔,在县里为非作歹惯了,路边的狗看不顺眼都要挨上两巴掌。
朝中弹劾自己的奏折,早就堆积如山。
要不是那位侍郎帮自己压着,首辅大人早就兴师问罪了。
也正是如此,他才想方设法地要去巴结那位首辅大人。
谁曾想。
首辅大人没得到,侄儿却被废了。
若是让那位侍郎得知,自己这辈子就真的完了……
“都是因为王春生被下狱之事!”
山羊胡子男人皱眉道:“他们说,公子平日里为非作歹,如今终于有人除暴安民,不该被下狱!”
“胡闹,这不是胡闹吗?”
何知县气得一拍轿框,喘着粗气地道:“志平纵然有错,也有大康律法来惩治,而不是他王春生来代表大康律法!”
说罢,何知县看向男人,“闵师爷,你且遣人回县衙告诉吕景逸,若压不下此事,我等的乌纱帽都将不保!”
闵师爷闻言,叹气道:“大人,若只是学生,相信吕县丞早就压了下去!”
“但城中几位大儒也参和了进来,那宋大儒更是扬言,若大人不放了王春生,他便入京告御状!”
“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何知县气得浑身颤抖。
“这些老不死的瞎参和作甚?他们可知志平的身份?”
闵师爷愣了愣,“公子,不是您那战死边关的大哥留下的遗孤吗?”
“屁的遗孤!”
何知县气得直接爆粗口道:“那分明是许侍郎在外的私生子,他……”
话说一半,何知县醒悟了过来,意识到说错话了,瞪了闵师爷一眼,不耐烦地道:
“官场上的事还是少打听为好,赶紧去通知吕景逸,让他想尽一切办法稳住几位大儒!”
“是!”
闵师爷领命,缓步后退,离开何知县轿子后,便向着一旁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