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袁绍与曹操(1 / 2)

侍奉在汉帝身侧的宦官愣了一下,试探的询问道:“陛下,您早就预料到结果了吗?”

汉帝刘宏现在的样子,分明是早就算准了辽东王刘寒无法对灾情作出改变。

“这样的结果,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汉帝刘宏淡淡的说道,“包括他辽东王自己在内,他也知道自己没办法去处理灾情,最终只会无功而返。”

“既然明知无果,他为何还要亲自前往灾区...”

“靖祖的后人,一贯都是这个德行。”汉帝刘宏淡淡的说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们总是为了所谓的信念而前赴后继。这些靖祖的后人,比那些只懂沽名钓誉的清流强一些,但也没强到哪儿去。”

汉帝刘宏最厌恶的便是那些清流。

看似忧国忧民,实则只会空谈大义,一到实干便束手无策。在汉帝看来,靖祖的后人虽比清流务实,却也总爱做些徒劳无功的事。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洛阳城外灰蒙蒙的天色,语气讥诮:“辽东王自己愿意去当这个冤大头,朕乐得成全。他若是真能变出粮食来,那是他的本事。

现在他无功而返,正好让天下人看看,连靖祖的后人都束手无策,这烂摊子,怪不到朕的头上。

正好,也能借着此事挫一挫辽东王的锐气。”

他的这番言论,听得那宦官一愣一愣的。

宦官总觉得,汉帝这话说的有点畜生了。

那辽东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难道不是为了汉帝的江山吗?

然而辽东王的一腔热血并未得到汉帝的认可,反而受其厌恶,甚至是暗中打压。

但这些话宦官也只是在心里想了想,并未说出来。

……

六月末,辽东王刘寒入京面圣。

入宫之前,他卸下了身上的甲胄与佩剑,往汉帝所居住的宫殿走去。

按照祖制,历代辽东王皆有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但现在这位汉帝陛下的掌控欲太强了,他更喜欢所有人都匍匐在他的脚下。

刘寒并不在乎那些所谓的特权,他只想与自己的先祖们一样,守护这座屹立了将近四百年的大汉。

他行走于宫中时,却恰巧遇到了两个少年,这二人结伴而行,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其中一个少年认出了刘寒,赶忙走上前行礼:“臣汝南袁绍,拜见王上。”

刘寒停下脚步,目光打量着眼前的少年。

袁绍虽年少,但举止从容,眉宇间透着世家子弟的贵气,气度不凡。

这并不奇怪,汝南袁氏乃是当世名门,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中势力极大。

刘寒缓缓说道:“孤不记得自己曾见过你。”

“辽东王威名远播,绍自幼便听闻靖祖一脉匡扶汉室、平定乱世的功绩。”袁绍语气诚恳,眼中闪烁着崇敬之色,“王上上次入京时,绍曾在人群中见过王上一面,今日能得以再见,实在是三生有幸。”

刘寒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大汉的男儿郎们在年少的时候,大都以辽东王为楷模,立志要效仿靖祖匡扶汉室。

可并非所有人都能坚守初心,等到这些少年长大之后,他们学会的第一件事便是“忘本”。

辽东王刘寒目光转向袁绍身旁的另一位少年,那人虽未开口,但气度沉稳,目光深邃,显然也非寻常人物。

“这位是?”

不等袁绍去介绍,那少年便已经恭敬的对刘寒俯首称礼:“谯县曹操,拜见王上。”

辽东王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孤观你二人,一位意气风发,一位锋芒毕露,日后定能成大器,定能行匡扶汉室之举!”

“承蒙王上夸赞,吾等定为汉室竭尽全力!”

“今日之言,望你二人铭记于心。他日若有机会,莫负了这身才华。”

说罢,他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袁绍与曹操站在原地望了许久,直到刘寒的身影逐渐远去。

“阿瞒,我听闻你自幼便仰慕靖祖。”袁绍低声问道,“如今亲眼见到了辽东王真容,感觉如何?”

曹操的眼神中带着向往与憧憬,赞叹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少年身怀壮志,一心报国,意在效靖祖匡扶汉室!

大汉每一个年轻人都对靖祖心怀敬仰,曹操也不例外。

他也想成为像靖祖那样的人,提三尺剑平乱世,护佑大汉数百年太平,受万民香火供奉!

袁绍沉声道:“我听我家的叔父说,王上此次回京,是为向陛下诉说赈灾之事。”

曹操却叹息道:“朝廷只让王上去赈灾,却又不给拨粮,这是把天下苍生放在火上炙烤啊。”

袁绍冷哼一声,愤懑的说道:“苍天无道,汉室衰弱,任由灾民饿死暴毙于荒野。辽东王一心为国,欲行赈灾之事,然而朝中奸臣无数,陛下昏庸,实在辜负忠臣的碧血丹心!”

“袁兄慎言!”曹操赶忙打断了对方的大不敬发言。

此等诛心之言如若外传,被心怀不轨的有心人所利用,哪怕汝南袁氏权势显赫,恐怕也保不住袁绍的这条性命。

“阿瞒,你我情同兄弟,我又怎不知

最新小说: 灵界此间录 朕的爱妃总想拔剑 苏秘书要辞职[日久生情] 斗罗:霍雨浩的百式攻略手册 超凡出众 高武:爹爹莫怕,儿子无敌啦! 世子妃太撩人,侯爷沦为裙下臣 稻荷崎经理每天都想爬墙 我的女徒弟不可能是男主 恶雌超凶猛,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