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其他类型 > 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72章 末将曹操,愿为辽东刘氏世代赴汤蹈火!

第72章 末将曹操,愿为辽东刘氏世代赴汤蹈火!(1 / 2)

重建大汉,辽东刘氏这群靖祖后人可太有经验了。

这种事情他们又不是没有干过,而且还成功了。

王莽篡位,大汉覆灭。出自辽东刘氏的刘九思拥立了汉室宗亲、景帝后人刘秀,也就是后来的那位世祖光武帝,二人一同再造大汉,为汉室续国祚二百年!

如今又是一个二百年过去,大汉再一次走到了亡国的边缘。

在辽东刘氏的旁系族长刘玉看来,如今的大汉已经无药可救,就算能续命一时,最终也会走向灭亡。

与其想着给大汉续命,还不如坐等现在的大汉灭亡,再效仿当年光武中兴之事,拥立一位汉室宗亲,重新缔造一个新的大汉帝国!

这种想法未尝不可行,而且他们还拥有成功的经验。

但辽东王刘倦却并不认可这个想法,比起三造大汉,他更想让现在的汉室延续下去。

“道不同不相为谋。”

刘倦微微拱手,冷淡的说道,“既然理念不同,那我们便各自行事,看看最后谁能成功。”

说罢,他拂袖离去。

站在门外等候的曹操看到王上出来,赶忙走上前去。

“阿瞒叔,我们没有留在这里的必要了。”

刘倦沉声说道,“这里的族人,与我理念不合,注定不能一同共成大事。”

“那我们现在该去往何处?”曹操问道。

刘倦思忖片刻,缓缓说道:“谯县!”

“谯县?”曹操愣了一下,“那里不是臣的故乡吗?”

“所以才要去谯县。”

刘倦看向曹操,眼中闪过一丝决然:“阿瞒叔是谯县人,当地人也都与你关系交好。如今汉室倾颓,我们需要招募人手,组建一支真正忠于汉室的军队!”

手上无兵,怎谋国事?

本来辽东王手上是有一支军队的,便是大汉的边军。可在广宗之战时,汉帝忽然降旨调走了大部分的边军。

可在得知先代辽东王刘寒的死讯后,被调走的边军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天都塌了,险些在国都洛阳掀起一场暴乱。

他们都认为是汉帝害死了王上,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他们甚至准备掀起一场叛乱,替王上报仇!

幸好当时在场的还有曹操与袁绍,他们急忙出面安抚军心,宣称叛乱不仅不能为王上复仇,反而会害了辽东王。

十六世辽东王,皆忠于大汉,从未有过叛乱谋逆,倘若边军因辽东王而发动暴乱,最终只会玷污辽东王的名声。

一众将士思索再三,觉得言之有理,这才作罢。

事后汉帝惶恐不安,他也知道自己对不起辽东王,生怕边军再次发动一场叛乱。

倘若边军真的叛乱,洛阳还真没人能挡得住他们。

这是大汉最精锐的军队,也是汉室能称霸寰宇二百年的底蕴所在。如果他们叛乱,皇城的禁军在他们面前就像是纸糊的一样顷刻间便会被冲碎。

等到刘倦赶回洛阳为时已晚,边军将领几乎全部被汉帝所杀,唯有袁绍、曹操等曾阻止叛乱的人幸存。

四万边军全部都被遣散,汉帝亲手折断了这把大汉最锋利的剑。

这也让刘倦感到了深深的绝望,边军是复兴大汉的底蕴,为了铸造出这支所向披靡的军队,辽东刘氏用了两百年的时间。

可汉帝遣散这支军队,却只用了一道圣旨。

而现在,刘倦需要重新组建一支军队,一支能听从他号令的军队,在未来平定乱世!

“阿瞒叔,你与袁绍叔是我父亲麾下最出色的两个旧部。”刘倦轻声问道,“你觉得,你与袁绍叔相比,谁更出色?”

曹操想了想,道:“汝南袁氏,权势显赫,而本初兄自己也在同龄人当中极为出众,颇有胆识与谋略。论出身、论能力,本初兄都胜我远矣。”

如今的袁绍已经成为了本朝的新贵,他曾跟随先代辽东王戎马四方,是存世不多的辽东王旧部之一,受封侯爵、加为九卿,成功跻身成为了朝中的重臣。

同样是辽东王的旧部,曹操与袁绍一同追随先代辽东王,却甘于辞去九卿之位,跟随在刘倦的左右,也因此而名声不显。

刘倦轻笑着说道:“在我看来,阿瞒叔胜过袁绍叔远矣!”

曹操大为不解:“王上,何出此言?”

在如今这个时候,袁绍就如同冉冉升起的皓月,光芒璀璨;而曹操则如同若隐若现的微星,黯然无光,二人相差甚远。

世人皆以为如此,为何王上会觉得他曹操更胜过袁绍呢?

“不是所有人都有魄力拒绝九卿之位的,阿瞒叔,我一直都觉得你的才华不会让你止步于此。”

刘倦上前一步,握住了曹操的手,轻声道,“我虽有心匡扶汉室,奈何年仅十岁无力服众。道长且远,此路能并肩同行者,唯有阿瞒叔一人。

我知道你一直将我视作主公,但我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我从未将你当做下属。我们拥有着共同的信念,是将会在未来一同作战的好友。

君可愿,与我一同救济天下苍生,救国于危难之间?”

被刘倦这么紧紧的握住手,曹操表现的有些慌乱。

他从未想过,王上竟

最新小说: 超凡出众 苏秘书要辞职[日久生情] 恶雌超凶猛,但被七个兽夫团宠了 我的女徒弟不可能是男主 朕的爱妃总想拔剑 灵界此间录 世子妃太撩人,侯爷沦为裙下臣 稻荷崎经理每天都想爬墙 斗罗:霍雨浩的百式攻略手册 高武:爹爹莫怕,儿子无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