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看上去诚意满满,刘倦却淡笑着说道:“袁绍叔还是太见外了,我等聚集于此,无非是为了共讨董卓。既然是袁氏一族号召的群雄,那盟主之位自然该由袁绍叔来担任。”
他并不在乎这盟主之位,但这对袁绍很重要。
二人现在是同盟的关系,刘倦并不想让袁绍为难,最起码他现在还需要借助对方的力量。
袁术赶忙站出来打圆场,道:“既然王上都这么说了,那此事便先放下,等到之后再说。如今天下英豪皆汇聚于关东,我现在带王上去见一见他们。”
“如此甚好。”刘倦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他也想看看,这所谓的讨董联盟,到底都是些什么人物。
……
盟军营帐之中,几位将军此刻正于此歇息。
这几人分别是北平太守公孙瓒、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
在几人的身边还有人也在此歇息,如公孙瓒的身侧就有他的三个下属,这三人为异姓兄弟,大哥姓刘,据说是汉室宗亲出身。
乌程侯孙坚的身侧则是他的长子孙策,身材魁梧,气度不凡。
西凉太守马腾的身边同样是他的儿子,名为马超,长相英俊,气质华贵。
正在几人相谈时,刘倦、曹操与袁绍兄弟走了进来。
公孙瓒有些疑惑的看向袁绍:“本初兄,这位少年是何许人也?”
“我为诸位介绍一下,这位便是当世的辽东王。”袁绍道。
“!!!”
闻言,在场众人无不面色大变。
公孙瓒试探的问道:“本初兄莫非在开玩笑吗?”
袁绍的面色冷了下来:“兄台这是何意,我乃辽东王旧部,又怎么会开这种玩笑呢?”
“本初兄不要误会,只是这种事情,确实让人有些难以相信。”公孙瓒赶忙说道,“我听闻当世的辽东王早年间便离开了洛阳,周游四方,后来去了谯县,为何会来此与我等会面呢?”
刘倦浅笑着解释道:“诸公联合讨伐董卓,我与阿瞒携谯县兵马万余,愿与主卫一同匡扶汉室。”
公孙瓒俯首行礼,道:“我等愿为王上效犬马之力,共谋匡汉之业!”
孙坚、马腾、陶谦等人也连忙附和道:“愿为王上效犬马之力!”
他们这些人都是一方诸侯,执掌兵马,受人敬仰。
但此刻在辽东王的面前,却显得毕恭毕敬,不敢骄纵。
如今的刘倦虽然没有横扫天下的军队,但只凭辽东王的名号,他一人便胜过千军万马!
之前的诸侯联盟虽然也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说到底,他们也不过是军阀联起手来讨伐另一个更强大的军阀罢了。
但如果有了辽东王的支持,那诸侯联盟便成了名正言顺的匡汉之师,所过之处受百姓拥戴,甚至是让敌寇不战而降!
这便是辽东王能带来的影响力!
公孙瓒的身后,他的三个属下正在窃窃私语。
一位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的黑脸汉子小声询问道:“大哥,你觉得这位当真是辽东王吗?”
“袁公乃是辽东王旧部,怎么可能在这种事上作假呢?”面若冠玉的儒雅男人回答道,“能见到当时的辽东王,我等也不枉此生了。”
“确实如此。”另一位红面长须的高大汉子也点头说道,“以前只闻辽东王之名,未曾谋面。如今观之,这位辽东王虽然年纪轻轻,却沉稳如隐虎,言辞间滴水不漏,不愧是天潢贵胄,靖祖后人。”
几人说话的声音虽然很小,却还是被刘倦注意到了。
他向袁绍问道:“我观这三位气度不凡,只是不知从何何来?”
袁绍也并不认识那三人,挠了挠头,道:“我也不知,不过这三位应该是随公孙兄一起来的,想来是公孙兄的部下了。”
公孙瓒介绍道:“这三人确实是我的部下,他们是结义的异姓兄弟,大哥刘备、二弟关羽,三弟张飞,皆是黄巾之乱时挺身而出的好汉。他们的大哥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当年曾与我一同拜卢尚书为师,本是汉室宗亲。”
“汉室宗亲?”刘倦微微挑眉,看向刘备,“不知玄德祖上何人?”
刘备拱手说道:“在下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祖上为涿鹿亭侯刘贞,因坐酌金失侯,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
在下虽然因家父早丧,家境贫寒,却心怀匡汉之志,曾与两位兄弟一同讨伐黄巾,因功受封安喜县尉,后来又任高唐令,如今听闻袁公起事讨伐董卓,故随公孙师兄前来相助。”
闻言,刘倦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既然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玄孙,那玄德确实是汉室宗亲无误了。”
虽然认可了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但刘倦的心中又岂能不知,对方这个汉室宗亲的水分有多大?
中山靖王刘胜有一百多个儿子,子又生孙,传承至今数百年的时间,其后人已经不知有多少万了。
如果硬说的话,这也确实是景帝的后裔,只不过血脉稀薄,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但这都不重要,只要刘备确实有匡汉之念,那刘倦便也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