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而微小的时差里,他们交流点滴的思绪,结下难解的情缘……”
《青年评论家》杂志也有文学评论家的评论文章称赞这是林有成继《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之后的又一篇带有奇幻色彩的科幻现实主义故事,称:“在林有成笔下,大海辽远浩大的背景,赋予了这个故事独特的气韵,林有成能抓住人心中最常见的一点迷思,然后把它发挥成余香渺渺的整个故事。回到过去或快进到未来和茫然的陌生人谈一场宿命的恋爱是在时间上的迷思幻想。总是一场擦肩而过,然后故事开始,但谁也难免不被吸入那个莫测的结局,正如每个人的心头仍保存着一份对生活的期盼,对爱情的向往……”
……
另外,《文学评论》刊登了评论学家张慧的一篇关于《触不到的恋人》,很长的评论文章更是引起热议。
文章里面毫不掩饰对林有成这篇爱情的欣赏和赞美,评论写道:“之前被林有成《时间旅行者的妻子》所惊艳觉得世界上最动人的爱情或许就是这种交错了的爱情。可是没想到,这一次林有成所写的《触不到的恋人》关于时间交错都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火花的闪烁往往在一刹那,回忆的美景需要时间的倒叙。不论你在两年后,还是我在两年前。两年的距离让我们感觉很近,可一直触不可及,望尘莫及。”
“这让我情不自禁想到了顾城的那首《远和近》,你,一会看云,一会看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很显然,林有成的就如同这首诗歌一般,看似平常,但耐人寻味。用“时间距离”阐述在视觉变换的不同感受,充满着哲理性的思考,一种关于人与人的思考,在朦胧美之外,是不尽的遐想空间,尤其是林有成对结局留白艺术的处理,恰到好处地赋予了故事更深远的意义,使得整个故事充满着更强烈的生命力……”
这样的一篇评论毫无疑问引发了非常多读者的共鸣,这也是他们心中所想,但是对于结局的留白艺术处理,自然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不说,林有成这位作者的在国内文坛的知名度,即便是这部《触不到的恋人》是新人作者所写也同样相当惊艳,因为构思太过精巧奇特了,现在又是林有成带来这样一部惊艳的《触不到的恋人》,文坛又怎么可能不热依。
可以说,随着《人民文学》这一期杂志发表,紧随其后非常多的报刊都有发表相应的评论文章,讨论评价林有成这部新的爱情《触不到的恋人》,十分火热。
在读者们看来,用亲笔写信的方式传递思想,是多么质朴的交流啊。
纸,笔,信封,邮箱。原始而美好的过程,而且他们连邮票都不需要,神奇地穿越时空,这只能是故事。
好像很不真实,但又很真实。写一封信给未来的自己,此时此地的字句,未来的彼时彼地再回头来看,不就是穿越时空么?就算没有别的读者,至少可以跟未来的自己分享曾经的灵魂触动。
又或者说不仅仅是感性的女性文学青年和评论学者对于林有成的这篇《触不到的恋人》的追捧,很多文学报刊都在转载,刊登相关的评论文章。
这些关于《触不到的恋人》的讨论在整个文学圈开始席卷开来。
这都是因为这部相当新奇,惊艳无比。
文学圈子的文学青年都在为林有成的这篇《触不到的恋人》感到惊艳,同样很多文学圈的大佬同样也都有关注林有成最新发表的这篇爱情。
文学青年的四周似乎都开始《触不到的恋人》这所围绕,关于故事结局的讨论交流声不断。
这样充满想象力的真实爱情本就让人着迷,现在却是这样一个戛然而止的结局,如何不让一众为之发疯。
真的就是发疯!
……
“为什么林有成没有交代最后的结局啊?林茵那封信寄出去之后,到底有没有挽回周贤啊?”
“是啊!为什么就不给出最后的答案啊?”
……
“我忍不住给林有成写信了,就是想要问一下他,最后的结局!”
“我也一样,我也给林有成写信了,他这个结局实在是有些过分,我一直都睡不着,脑子里一直都在想周贤的死亡,想要知道林茵的那封信有没有阻止周贤。”
……
“我很难受,很想知道结局,为什么林有成要给结局不确定的留白?这是真的让人揪心!”
“没错,林有成这个结局真得让人很难受,完全不同于林有成之前的《山楂树之恋》,老三虽然死亡,但那是明确的答案,可是现在周贤究竟有没有死去,却是未知的,林有成这样吊着我们的心,实在是有些过分啊!”
……
“真得很动人,可是结局我很不满意,一定要问一下林有成!”
“《人民文学》的地址就是这个吗?还有没有林有成这位作者的地址,我想直接给林有成写信,好好问一下他,问问他为什么要给这样的结局!”
……
“结局太过伤感了,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也要写信,但却不是写给林有成,而是写给两年后我的爱人。”
“我也想要写给两年后,但我不知道怎么写给两年后的人,我只能写给林有成,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