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方式进一步夯实信用,同时等待新钱的铸造和流入——哥方草原上的新铜矿开发顺利,听说哥方人知道有钱赚,不少放弃了放牧转为矿工,将大量铜矿石不断开采出来,变成亮澄澄的铜钱。而为得到哥方高层的支持,尼国将产量的两成交给哥方统治阶层,可汗和左右贤王等一众人眼睛都笑没了。而没有铜矿的曼方人一面抱怨老天无眼、哥方人走了狗屎运,一面骂骂咧咧加紧放牧狩猎,指望将哥方矿工们荒废的草原利用起来,生产更多牲畜以交换铜钱。而控制了这座铜矿的尼国,对哥方、曼方两国的控制力又近了一层——无论哥方可汗还是曼方单于,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得罪尼国,从而失去这个“摇钱树”吧(哥方和曼方不掌握铜冶炼技术,光有铜矿也没用)。
翡国那边我暂时没给铜钱,他们现在还不是尼国的侯国,想要钱需用东西换——也换不了,翡利正为物资匮乏焦头烂额,按照户部估计,最晚下个月,求援的使者又会前来,员柯明已经开始提醒我抓紧研究敲竹杠的新条约了……嗯,学得很快,深得我真传。
据户部估计,尼国各侯国将在2个月内全民掌握铜钱使用方法,并在秋天彻底成为一个“铜钱上的国家”,货币将成为尼国全体国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税收、军饷也开始以铜钱计价,尼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同样不可避免地会进行大的改革,最终适应这个铜钱流通的新时代。而金钱大行其道,随之而来的阳光下的阴影——守财奴、欺骗、抢劫等副作用,也即将降临尼国这片几乎纯结得晶莹的净土,当一切均以钱计价,无数的算计也会围绕钱开始产生。而原始社会的淳朴无知,经历此前农耕时“绩效考核”的第一次洗礼,以及这次货币流通的第二次洗礼,也会加速离全体国民远去,这也是发展过程中不得不经受的代价。
不过,铜钱催生的商业繁荣,使尼国王畿和各侯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也逐渐增多,拥有不同物产的地区频繁商业活动,使全国资源配置能力极大增强,效率比此前由朝廷垄断运输时进一步提高,许多地区均如同海国一般,放弃了全面发展的策略,专注于某一个行业的精进,并用生产的物品换取铜钱,进而在全国乃至北方、南方购买所需物资——哥方、曼方和南方部族当前也是铜钱大兴,铆足了劲儿希望赚更多钱,对于拿着铜钱采购的尼国商人均是笑逐颜开、待为上宾。而铜钱导致的各地区密切交流和分工进一步分化,带来的是尼国凝聚力的进一步增强,以及对南北两个方向掌控力的大幅提高,为下一步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未来“大尼国”体系形成的定海神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