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其他类型 > 农家子闯科举 > 第272章 陆承安那小子,什么表情?

第272章 陆承安那小子,什么表情?(1 / 2)

就在陆承安侧耳倾听时,声音离他越来越近。

某个时刻,陆承安就看到了边说边从他前方路过的考官团体。

跟其中某人对上眼的陆承安,在对方走后,眼神微眯起来。

他很确定,对方眼中的神情,绝对是认识他,或者说听说过他,刚才专门跑来看他长什么样才会有的。

所以,他陆承安已经在京城很有名了?

这个想法,很快就被陆承安抛之脑后。

只要不是对他有恶意,准备在秋闱时下手陷害,就算对方抱着来看猴子的心态看他,陆承安也无所谓。

毕竟,他刚才抬头的那一瞬间,也是同款心思。

而此时,已经离开陆承安所在考舍挺远的顾大人,嘴角抽了抽,结束了这场考试的考前动员。

陆承安那小子,什么表情?

气的吹了下胡子,顾大人就开始吩咐可以正式考试。

将巡视的人员安排好后,顾大人和范大人就带着其他人,回到了明远楼。

这三天,考生们要在考舍内生活,而他们考官,除了巡视,也只能在明远楼待着。

考舍内。

没一会,陆承安就拿到了空白试卷和答题纸。

在空白试卷专门留着的地方将姓名籍贯等信息填完后,陆承安又在草稿纸上写了一遍。

此刻,衙役举着写了题目的牌子,已经开始在考舍外走动。

将牌子上的题目记下了,陆承安就开始答题。

虽然只看一遍,他就将考题全都记住。

但为了以防自己看岔眼,陆承安还专门再看了一遍。

确定试题没看错,陆承安规规矩矩的将记下来的试题写在了草稿纸上。

举着牌子的衙役,本来见陆承安看题目的时间短,还以为他看不清,牌子往陆承安这边举了下。

谁知道,下一瞬就看到陆承安已经将题目都写在答题纸上。

咂舌后,衙役还专门看了陆承安一眼。

他可不是庆安府的人,但没准,陆承安未来会是管着他的官员,先认人,记住了总没错。

带着这个想法,衙役目光在陆承安脸上打了个转,才赶紧往前走去。

而此时,没理会衙役的目光。

看着题目的陆承安,开始思考起来。

他若是给出一份差不多的答卷,那挺容易的。

但若是想要排名好,就得写出精彩的文章。

虽然陆承安很自信,但文无第一,可不是说说而已。

在才华相同的时候,考官的喜好,就是增加排名的利器。

可主考官、副考官,还有众多其他考官和阅卷官,不是一个人,是一群人。

就算摸准了主考官和副考官的心思,写出他们喜欢的文章,也不见得就能让大家全都夸赞。

但若是一篇文章写的格外精彩,远超同期考生,那就没必要在意考官和阅卷官有多少人了。

乡试首场,题目主要是三道四书题还有四道五经题组成。

别看这个年代的读书人,常年都在学四书五经。

但很显然,出题的主考官和副考官若是水平高,完全能让考生觉得题目不难,但答不上来。

而庆安府现在的主考官顾大人和副考官范大人,在陆承安看来,就是出题水平很高的人。

题目不是庆安府考生打听到的,喜欢出截搭题的顾大人的拿手本事,但难度也不比截搭题差。

最多,不会让考生因为审题错误答错题。

三道四书题,作为所有考生的必答题,让大家都站在同一个难度上。

但五经题,只能选择自己报名时早就决定好的本经作答。

五经中,《易经》最难,《春秋》在考生中,多被评价为最容易的。

也因此,很多参加秋闱的考生,都将《礼记》作为本经。

陆正田就是将《礼记》作为本经的众多考生中的一员,而陆承安,则是选了《易经》做本经。

陆承安觉得,他年纪小,现在也就将将十岁。

若是秋闱排名出来,他没在前面倒也罢了。

若是榜单排名在前,又跟众多人都选择较为容易的《礼记》,没准有人会酸言酸语。

文人,都有一张不服输的嘴。

但《易经》当本经,再加上今年出题的主副考官的变态难度,陆承安很确定,他的文章一出,绝对不用听别人的酸言酸语。

这么想着,陆承安开始埋头作答。

今天天气好,陆承安决定先把最有难度的四道《易经》的难题,赶紧解决。

时间缓缓流逝,陆承安下笔如有神的样子,还引得附近巡视的衙役,专门不错眼的盯着他看。

等到半中午的时候,陆承安吃了一点干粮,连水都不敢喝,就继续答题。

七道题,题量还是很大的。

再加上考题的难度,陆承安的速度都没有往日快。

半下午的时候,看时间来不及,陆承安停下准备答第三道五经题的打算,开始选了一道四书题作答。

答完两道五经题和一道四书题后,陆承安就开始在试卷上誊抄。

期间,他考舍不远处的衙役,

最新小说: 我在七十年代靠制药升职 恶毒女配错拿救赎剧本 夫郎总以为我不爱他 怪物饲养手册 我必须立刻拔剑! 我是来战斗爽的,你们要干什么! 擎神之全能女帝 被迫嫁给权臣后真香了 不好意思,语言不通[快穿] 穿为李世民的吃货幼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