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世民坐不住了(1 / 2)

“陛下觉得这是一封求饶信?”

长孙皇后抿了口茶,语气中带着一丝笑意。

李世民道:“难道不是吗?”

“朕都已经这样吓唬他了,他除了认错求饶还能怎么办?”

长孙皇后笑而不语。

她虽然没见过陈衍,不了解陈衍是一个怎样的人。

但她了解陈衍两位叔叔,还有他父亲。

长孙皇后不相信铁骨铮铮的陈家,会出一个听到一点风声,就会吓得求饶的后代。

“看来皇后有其他看法啊。”李世民笑道,“既然如此,我们不妨看看这小子到底写的什么。”

“无舌,把信呈上来。”

“是。”无舌上前,双手把信件奉上。

李世民起初只是漫不经心地扫视,可当他越往下看,脸色就越黑。

当他全部看完时,直接冷哼一声,把信丢到了桌上,气得不行。

一旁的长孙皇后见他这个表情,心里就知道自己没猜错。

这信的内容肯定不是什么认错、求饶,要不然不会把李世民气成这样。

长孙皇后淡淡一笑,随手拿起桌上的信看了起来。

李世民也没拦着。

【臣闻,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今鞭笞公主,罪当万死。】

【然则陛下天恩浩荡,竟允罪臣留嗣延香,此等胸襟足令尧舜汗颜。】

【臣已托程公购置百亩桃林,待青儿有孕,便唤作‘御赐林’,岁岁结桃献于太庙。】

【另,先父曾于家中留诗一首,此献于陛下。】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罪臣陈衍,泣血顿首。】

【贞观四年春。】

“噗呲。”长孙皇后看完之后,实在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

李世民气急败坏道:“这小子肯定猜到了朕在吓唬他,居然还给朕写这么一封信。”

“彼其娘也!”

长孙皇后笑着摇头,“陛下,臣妾倒是觉得,渭南伯应该是猜到了你在吓唬他,但是他又不敢确信,所以才写了这么一封信。”

“这样一来,就算你真想杀他,现在也杀不了了。”

“为何?”李世民怒道:“朕就不能真满足他的愿望,让他购置百亩桃林,然后年年结果献于太庙吗?”

长孙皇后拿起信纸,指着上面的诗,“陛下何不仔细读一读这首诗?”

“这首诗怎......”李世民话还未说完,就反应了过来。

长孙皇后轻笑道:“陛下,这首边塞诗看似豪迈、大气,又有一种视死如归的气势。但陈衍却是用他父亲的名义呈上来的。”

“他这是在提醒你,他们陈家上一代全都为国捐躯,只剩他一个独苗啊。”

李世民听完后并没有恼怒,而是长叹一声,又拿起信纸细细读了一遍那首诗。

感慨道:“好一个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李世民哑然失笑:“他爹和程知节那厮一样,是一个只会拿刀,不会拿笔杆子的莽货。”

“朕若信这诗是他爹所作,不如信魏征那田舍翁以后不骂朕。”

长孙皇后道:“那陛下打算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李世民挥挥手,“再关他一天,明天就给他放出来吧。”

“与高阳定下的婚期就在下个月,朕总不能真砍了他,就这样吧。”

长孙皇后颔首,“如此便好。”

李世民回身吩咐道:“无舌,安排下去吧。”

“陛下。”无舌犹豫了一下,躬身道:“据不良人打探,从大理寺狱出来后,程家大郎便回了宿国公府送信,可渭南伯那个侍女回了一趟家后,便四处拜访诸多国公大人......”

李世民夫妇闻言皆是一愣,对视一眼后,李世民问道:“那个侍女拜访诸多国公做什么?”

无舌赶忙回道:“听说是送礼。”

“宿国公还给了奴才一份,说是一定要带给陛下。”

说着,他从怀中拿出一个小锦囊递给过去。

一听是程咬金说一定要带给自己,李世民表情严肃起来。

别人不知道,他难道还不知道吗?

程咬金那厮看似大大咧咧,实则粗中有细。

能让他说出一定要带给自己的东西,估计不简单。

李世民接过锦囊打开,一颗颗雪白细小的颗粒便映入眼帘。

“这是何物?”

无舌回道:“宿国公没说,但奴才尝了一下,好像是.......好像是盐。”

“盐?!”李世民刚坐下的身子又猛地站了起来。

长孙皇后亦是凤眸一凝,有些震惊的看着李世民手中的锦囊。

刚刚里面的东西,她也瞧见了。

如果那真是盐,岂不是要比官盐还要纯净、细小得多?

李世民伸手从锦囊之中沾起一点细盐送入口中,品尝一番后,彻底震惊了。

“真是盐!”

“竟然一点苦味都没有,还如此雪白。”

“观音婢,你尝尝看。”

李世民忙把

最新小说: 他比前任更炙热! 楼上的月光 秽喜 他似火滚烫 [综英美]探员夫人的日常与非日常 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吾妹卿卿 烈火朱雀向南飞 我看上了公主的面首 年代文大佬的炮灰寡嫂觉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