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缓缓流逝,一转眼,两天时间已经过去。
太子东宫内,李承乾坐在案几前,望着面前的书籍怔怔出神。
这时,太子妃苏氏端着一碗莲子粥走进来,见李承乾还是这副模样,暗暗叹了口气。
李承乾自那天从渭南伯府出来后,经常一坐就是半天,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吃。
相比于之前,脸色憔悴了不少。
苏氏当然明白,李承乾之所以这样,是还没把养猪和那什么‘抗风险能力’想明白。
对此,苏氏也没什么好办法,她不过一个深宫妇人,帮不上李承乾什么忙。
“夫君,你今日还滴水未进,这样下去,身子恐怕会熬坏,臣妾为你煮了莲子粥,你先吃一些吧。”
她走过去,把莲子粥轻轻放在一旁。
李承乾回过神,见太子妃过来,放下手中的书籍,叹道:“你说,为什么养猪明明是一件好事,子安兄却说暂时不能昭告出去呢?”
两天里,他始终在思考这个问题,但一直不曾想清楚。
苏氏嘴角挂着温和的笑,动作轻缓地喂李承乾吃了一口粥。
然后才轻声道:“夫君为何要钻牛角尖呢?”
“渭南伯没有先回答夫君的问题,其中的深意与苦心想必夫君能明白。”
“可......夫君莫非忘了,你上头还有一位君?”
“与其问我一个深宫妇人,夫君为何不去问问父皇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李承乾听后双眼泛光,“对呀,我怎么没想到呢,阿耶英明神武,肯定知晓问题的答案。”
“我何不向他请教呢?”
说做就做,李承乾立刻站起身,刚准备去寻找李世民,身子忽然顿了顿,想起了什么。
对苏氏露出一个感激的眼神,“太子妃,谢谢你,你点醒了我啊。”
说完,李承乾三两口喝完苏氏端来的莲子粥,然后快步走出殿内。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苏氏愣在原地,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不知为何,心中有些委屈,又有些感动。
两人成亲已经快一年了,她表面上虽是太子妃,风光无限。
可其实只有她自己知道,太子并不是很喜欢她,甚至很多时候两人都是分房睡的,同房的次数单手都能数得过来。
除了在外人面前,李承乾会表现得和她恩爱一些之外,在东宫内,两人很多时候一天都说不上几句话。
这还是李承乾第一次对她说谢谢,第一次喝完她亲手熬的粥。
“......”
立政殿外,李世民夫妇和李丽质还有高阳公主、城阳公主刚用完午膳。
此时,长孙皇后正在教育高阳公主,李丽质就在旁边听着。
李世民则抱着城阳公主逗弄。
“陛下!”
一名太监小跑过来,躬身道:“太子在外求见。”
“太子?”
李世民眉头一挑,自己不是放了太子三天假吗?
怎么今天就跑过来求见了?
“让太子进来吧。”
虽然心中疑惑,但太子已经来了,那肯定没有不见的道理。
不一会,李承乾的身影便出现在一家人眼前。
“儿臣拜见父皇,母后!”
李世民端着架子,不咸不淡道:“朕不是给你休沐三天,让你带着太子妃好好出去走走吗?”
“怎么今天就回来了?”
长孙皇后暂时停下教育高阳公主,同样有些不解地看向儿子。
李承乾恭敬道:“儿臣遇到了一个问题,儿臣思考两天,实在百思不得其解,所以想来请教父皇。”
李世民来了些许兴趣,好奇什么问题能困扰李承乾两天。
“什么问题,说来让朕听听。”
“是这样的......”
李承乾慢慢把前两天自己去陈衍家中做客,然后陈衍留他吃饺子,告诉他养猪之法的事情说了出来。
随后道:“令儿臣不解的是,渭南伯的养猪之法明明很简单。”
“只要把养猪之法昭告天下,让百姓们去养猪,到时候,即使不能让百姓们都吃上肉,不也可以大大改善百姓的生活吗?”
“为什么渭南伯却说暂时不能昭告天下,又为什么这件事会跟百姓的抗风险能力挂钩呢?”
不过,李世民在听完他的话之后,关注点很明显不在什么昭告天下之上。
而是在养猪之法身上。
他激动道:“你是否去确认过子安的养猪之法是否为真?”
“那猪,真的只需要进行阉割,就能长得膘肥体壮,同时还没有骚味吗?”
李承乾微微一怔,老实道:“儿臣后来和太子妃离开伯府时,渭南伯曾说他家中就有猪,问儿臣想不想看看。”
“儿臣好奇,便跟着渭南伯去瞧过一眼。”
“那猪确实长得白白胖胖的,除了吃就是睡,儿臣目测,那猪估计得有三百来斤。”
“好!”李世民放开城阳公主,激动的来回踱步。
先是献上制盐之法,然后又救治小兕子和皇后,紧接着还让他几乎拿走六成酒楼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