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扩散(1 / 2)

有句俗话,叫做时间是最好的发酵器..

而对《终末战线》来说,这个发酵的过程,比任何人想象中都要更加激烈。

随着时间来到第二天,《终末战线》的人气开始进一步往外扩散,这种扩散的烈度比想象中还要大。

一方面《终末战线》本身就拥有庞大的玩家基数。

另一方面,相比起前世其他的二次元游戏,《终末战线》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优势。

那就是它还有不少主播玩家。

许多主播甚至都不玩二次元游戏,之所以播《终末战线》就是单纯的因为自走棋这个玩法火了,所以就一窝蜂的跟着播。

玩LOL的,玩DF的,甚至是玩梦幻西游的..

在《终末战线》自走棋刚出那会,不少主播都来凑了热闹。

虽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

等到腾迅,网意等大厂的自走棋玩法出现之后,这些主播也会跟着跳回自己的舒适圈。

这是一个几乎100%会发生的事情。

就比如英雄联盟的主播,他们之所以现在在播《终末战线》的自走棋,是因为腾迅让他们播,腾迅之所以让他们播。

是为了让他们俘获一些《终末战线》自走棋的用户。

等到英雄联盟的自走棋上线之后,就可以直接进行转化。

前世多多自走棋就是这么被分走的流量。

但是在这条世界线,此时其他家的自走棋还没仿制出来,紧接着就是《终末战线》主线剧情更新。

不少本来只玩自走棋的博主,要不是自己想玩,要么是观众想看。

大半都播了《终末展现》的主线剧情。

即便腾迅在当天晚上反应过来,禁止了自家游戏的主播渠道玩《终末战线》,可白天的效果已经出来了。

这也就导致《终末战线》一开始覆盖的用户就很广,而当这一批用户开始在网上输出自己的情绪之后,这个覆盖率就进一步开始扩散。

当然。

《终末战线》的话题之所以能扩散得这么宽。

除了游戏剧情本身之外,还有游戏中的几段动画,比如开场的太空电梯保卫战的动画,虽然从特效上,这一段动画和前世《流浪地球》的特效完全没法比。

可另一方面,动画本身所带来的特有质感,也是电影特效所不能带来的。

再加上,游戏剧情本身也是充满了各种悬念。

楚晨对游戏剧情的处理方式也真的很讨巧。

你乍一看,整个1.0版本的主线剧情似乎很清晰,可事实上这个故事里的很多背景是没有交代的。

玩家之所以能顺畅的阅读下去,是因为这些年来大量的科幻电影,小说,已经把一些基本设定作为了“基本常识”

就像丧尸片不用从丧尸的起源开始讲述,直接一个人,七扭八扭站起来,人们就知道。

哦,这是丧尸片。

也正是基于对科幻游戏的“刻板印象”这些,即便没有任何世界观铺垫,玩家们依然可以轻松沉浸入《终末战线》的故事当中。

可与此同时。

游戏内又放了很多的钩子。

比如说月环是什么东西?又比如说电磁静默到底是什么?智械是什么?太空电梯又是什么?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此种种。

其实这第一章的主线剧情,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揭露。

而这些没揭露的东西,就成了玩家们讨论最好的土壤。

这就好比,薛定谔有很多公式,可人们只能记住薛定谔的猫。

一款游戏的悬疑部分,你如果悬疑到大部分观众完全无法理解,即便你这个悬疑链条设置的很巧妙。

一样引爆不了话题。

因为门槛太高,根本没人讨论。

但在《终末战线》中,却完全是反过来的,面对上述种种的问题,只要玩过游戏的人,都能说出自己的见解。

这种恰到好处的“讨论难度”很大程度也是《终末战线》的剧情讨论得以进一步扩散的诱因。

游戏开服的当天晚上,就已经有视频博主开始分析第一章到底讲述了个什么玩意。

即便是一些很小的细节,也能引来不同人的讨论。

比如说,在游戏的抽卡动画中,有再武装的字眼,游戏中也有提到,人形们装备的枪械都是改良之后的。

那为什么要用这些“古董”级别的武器呢?

又比如,玩家们知道主角之所以胜利,是因为打败了智械的指挥官,那这个智械1+的指挥方式,就引出来另一个问题。

即,玩家作为人类的指挥官,能不能“草”作为敌对方的智械A指挥官呢?

不要怀疑,玩家的脑洞就是如此之大,这个脑洞的起因,甚至仅仅是“天理”这个名字,一看就很“涩”

贴吧里,一篇“你们不觉得天理这个名字很涩”的帖子,一天之内的回复已经就已经超过了几百条了..

甚至在这个帖子里,还有人画出了“天理”的拟人图。

P站上甚至有人开始预告,说自己要画“指挥官X天理”的同人图...

除此之外,还有

最新小说: 说好的渣女剧本,怎么都追着我宠 合欢宗恶雌恃美行凶,众夫疯魔了 黑雾末世:无限物资从囤积女神开始 五个疯批全有病,贴贴女主就痊愈 一秒加一瓶罐头,校花跪求我收留! 替身白月光死遁后,全宗门火葬场 无双追云录 洪荒:打卡万年,截教第一仙 重生下乡知青,开局被人送老婆 重生之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