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15给扬州各家打个样儿
扬州城外,瘦西湖畔。
这里本是宋以后历代城濠连接起来的一片水域,因与京杭运河始终保持活水联系,再加上历代周边世家的反复修整扩建,最终形成了连片的湖畔园林群。
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正是富商大族落户的好地方。
八大盐商各有产业,一大家子基本都是住在这里。
这却是限于他们的身份。
盐商也好、富商也罢,根本上说还是商户,封建时代“士农工商”四等,虽说细节执行上肯定有差别,但“重农抑商”的政策却是自秦以后从未改变过的。
大周虽承明制,却有不少修改,比如放弃了反人类的“死户籍”制度,不会再把人限制在“家族传承”上,但对商户的限制依然不少,最简单的就是衣食住行,压着他们不许太过猖狂。
可惜,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
比如,扬州所有大商都在城中有宅院,而且全都严格按照规制建造装饰,却只作为生意上的落脚;又在城外找地方大建特建,弄出占地十几、几十亩的园林,这才是真正住处。
但这些东西对外的说法,都是所谓的“庄子”,也就是农庄。
商户住农庄,肯定不犯法,至于里面的装饰逾制——
谁会追究?谁敢追究?
觉得人家的银子砸不死人吗?
程家当然不例外。
只不过,今天的情况特殊,因为他们被围了。
“小林大人,今天这是刮的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大门旁的墙头上,程家大少爷哭丧着脸,陪着小心说话,“扬州皆知您的虎威,若有什么需要孝敬的,不如招呼小人一声?”
商户出身不得科举,这是大周承自前明的铁律。
所以,他没有任何功名或者官身,面对官员只能自称小人。
换作平时,他无论如何都不会这么小心。
问题是他不傻,作为家族继承人,他很清楚自家做过什么,昨天晚上针对林如海的刺杀,虽说确实不是程家的人动手,却是他们接应、更是在城内的程家大宅落脚。
结果,林家昨晚烧的火光冲天,那帮人也都没能回来。
今天一大早又被堵门,他用屁股想想,也知道哪里出的问题。
“没什么大事。”林锐冷笑着打哈哈,“不过是兄弟们馋了,想要吃点儿喝点儿,程大少爷只管打开门,他们吃饱了自会离开。”
墙头上的人表情抽搐。
你特么糊弄鬼呢?
“可是,小人看到的都是小林大人的刀枪和......”他只能继续赔小心,“铳炮啊!您看这一点儿吃的喝的,人来就行了,不用这么麻烦吧?”
“不开门对吧?”林锐刚才只是故意拖延几句,为手下人的准备争取时间,如今一切就绪,他怎么可能继续哔哔?“也行,我今天只能麻烦点儿了——动手吧!”
“大人!”程家少爷脸色巨变,“你不会不知道,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吧?小人一家确实不值什么,这片儿地方的人可不少,你要是动了刀兵,想过怎么收场吗?”
“我叔叔一条命,总要有个说法。”林锐表情冰冷。
这是他敢动手的根本原因。
林如海身为巡盐御史、天下公认的天子心腹,就这么让人给刺杀了,名义上必须要追查清楚,将凶手绳之以法、处以极刑,要不然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但他很清楚,背后之人连林如海这个被刺的当事人都不敢说。
那就只能找个“幸运儿”,让他把大锅好好背上。
何家“正巧”刚刚被抄,又是江南皆知的程家附庸家族,还特么一次抄出来将近三百万两,“按理”说根本不可能,“必然”是暂存的程家银子。
损失惨重的程家因此铤而走险,“合情合理”。
所以,哪怕他公开带兵围上来,周围“明白事理”的各家全都选择“我没看见”,里面确实有不想为程家损失的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因为,林锐带的人依旧是官军。
至少,在没人将他们定义为“逃兵”之前是。
如果有谁敢在这时候动手,将来百分百会被拿作把柄,再被那群吃人不吐骨头的衙狗子狠狠刮一笔,他们和程家的交情不到生死相托的地步。
所以,同样“明白事理”的程家大少爷脸色惨白。
“小林大人——”
“还等什么呢?”林锐才不和他哔哔,“动手!”
早已等到不耐烦的兵马立刻开始调整,就见一队肩膀上火器足有大半人高的兵丁迅速推进,直到大门前不足五十步,随即两人一组准备开火。
抬枪!
两年多的时间,林锐早已将人员训练出来,因为巡盐御史名下只有家丁、没有正式兵马,按照军中惯例,从五品对应副千户,官员最多也就能养活总旗一级的亲兵。
所以,他最后弄出三个刀盾总旗、两个火器总旗和一个作为绝对亲信的亲卫骑兵总旗,足额满员之下,人数达到小四百,战力超过一个名义千户。
这就是他赖以立身的根本。
只不过,一半火器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