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当年陛下刚登基时,靠的就是北衙军。”
“这北衙军多是太宗皇帝时期开始慢慢提拔起来的新起勋贵子弟,至于南衙军皆是开国之初的老牌武勋,双方互相看不上。”
“而当年这些老牌武勋更是蔑视陛下以女子身登基,觉得陛下迟早会下台,也就一直保持中立看戏。”
说到这里,楚奕语气一转,带着几分不屑冷笑。
“但他们没想到陛下这把龙椅越坐越稳了,反倒是这三年来,他们被五姓跟世家们联手打压,日子愈发不好过了。”
林昭雪撇了撇嘴,眼神之中满是鄙夷。
“他们身为开国武勋,世受皇恩,本该是陛下脚边的堂下虎,却不想着在危难之际帮衬陛下,反而还坐壁旁观,活该他们被打压!”
其实,楚奕也挺瞧不起那群老牌武勋的,吃着皇家的粮,不帮着皇帝,看什么戏呢?
不过,成年人不讲对错,只讲利益。
现在他需要这批老牌武勋,那就只能压下那些恶感,露出一个笑脸。
“今时不同往日,现在武勋过得愈发艰难,所以我们这时候只要伸出橄榄枝,他们肯定会欣然答应的。”
“而我们这一次,要是能为陛下收复这批老牌勋贵,也能壮大陛下的声势跟影响力。”
“至于以后的事情,那以后再说。”
林昭雪听着楚奕侃侃而谈,将其中利弊分析的头头是道,不由得生出了几分感慨。
如果换做在北境,她肯定会用铁血手腕,直接强势镇压一切反对的声音。
但这里是上京城,不能那样搞。
恰好楚奕对于这种政治博弈看的十分透彻,直接弥补了自己这一块短板。
“楚奕,你说得对,这三年陛下过来的也很艰难。”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好局面,倘若可以得到那群老牌武勋的帮忙,也能更好的对付五姓了。”
“不过,这些武勋可不好拉拢。”
楚奕刚才还在担心林昭雪不答应,现在见说动了她,微微一笑。
“侯爷,以利拉拢即可。”
“白鸟刚好认识虎威伯之子梁羽,他如今就在南衙军内任职。”
“到时候,我们去见见这位小伯爷,可以通过他说服虎威伯,拉拢在南衙军内的所有勋贵。”
林昭雪没想到楚奕想的这么周全,只是仍然有一丝担忧。
“楚奕,可那虎威伯与武安侯素有旧怨,想要同时拉拢他们,叫他们联手去对付五姓,怕是有些困难。”
李成儒闻言,也皱了皱眉:“何止这两家有仇不对付?梁国公府至今不肯与长信侯府通婚,皆因先帝朝那桩换防案。”
“你当那些老牌勋贵全是铁板一块?这里面有恩怨的武勋太多了。”
“拉拢一两个容易,拉拢一群同心难!”
楚奕轻笑一声:“正因不是铁板,才好分而治之,到时候逐步拿下即可。”
“至于具体操作,我借着执金卫的调查,已经有些想法了,一切等见过虎威伯之子再说。”
林昭雪见楚奕说的言之凿凿满是自信,想到他为自己的事情如此上心,不免有些感激。
“楚奕,辛苦你了。”
楚奕朗声道:“帮侯爷也是帮我,不辛苦。”
李成儒眉头皱的更紧了。
之前,他还是侯爷身边的第一军师,可以出谋划策。
可现在楚奕谋算之术不在自己之下,甚至在情报、人脉上面远胜一筹,他这军师还能干什么?
此时,沈熙凤在外面轻叩门扉,温声道:“诸位辛苦一日,饭菜已备好,不妨先用饭再议。”
众人这才暂时停下议论,转而去了隔壁吃饭。
楚奕一进门,就见到满满当当一桌饭菜,香气扑鼻,看上去十分丰盛。
沈熙凤更是亲手盛出一碗羊肉羹,递到他面前,笑意盈盈地说道:
“楚公子,尝尝妾身烧的合不合你口味?”
楚奕接过那碗羊肉羹,低头尝了一口,立马开口称赞。
“汤汁浓郁,羊肉鲜嫩,大嫂,你烧的可比北镇抚司的厨子要好吃太多了。”
“那些厨子要是有你三成功力,我何至于每天就吃一点点。”
沈熙凤闻言,眼中笑意更浓,又掩唇轻笑道:“好吃就行,来尝尝这一道去骨鲜鱼脍。”
楚奕夹了一筷子鱼肉,细细品味后,再次赞不绝口。
“鱼肉鲜美,关键入口即化,大嫂,你是怎么将一条鱼烧到这个水平的?”
“大嫂,我中午进皇宫吃了御膳,其中烧了一条鱼,味道好到我以为是这世上最好吃的鱼了。”
“但现在,我吃到大嫂烧的鱼,这才是天下第一最好吃的鱼,不行,我今晚得多吃点。”
沈熙凤被楚奕夸得几乎忍不住笑出声来,眉梢间全是化不开的浓浓喜色。
“哎,楚公子你说的太夸张了,妾身这点厨艺,怎么能跟宫廷御厨相提并论的。”
“你啊,别夸妾身了,来尝尝这个炙鸭点椒盐。”
“好。”
林昭雪听得有点懵了。
大嫂的厨艺,什么时候突飞猛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