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都市言情 > 说好体验人生,仙子你怎么成真了 > 第36章 萧墨?此人有些意思

第36章 萧墨?此人有些意思(1 / 2)

萧墨进入到考舍之后,等着考试的正式开场。

齐国的乡试一共分为三场。

第一场考的是经义。

四书通常出三道题。

要求考生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中选取文句进行阐释。

五经义分别对应《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经典,每本书出一道题,考生可五选四。

是的。

齐国的历史其实就跟蓝海星的华夏有一定的类似,同样有着春秋战国时期,也有孔子老子。

只不过这一些先圣传闻都是超脱飞升境的修士,已经登天化神了。

这种可能性并不是没有的。

因为这个世界本来就可以修行。

像这种开创一道的先祖,或许真的达到了难以想象的境界。

童试之后,就没有严格限制八股文的格式了。

考生可以自由发挥。

萧墨对于第一场考试没有什么把握。

他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天才。

自己求学的老师虽然有一定的名气,但也只限于在方圆几个城镇而已。

他们不是那种真正的名师。

而有不少的举人,可是请州郡的名师一对一的辅导授课。

所以第一场考试,萧墨只求一个不拖后腿。

第二场考试是论、判、诏、诰、表等应用文的写作。

论:一道题,通常是要求考生就某个历史事件、人物或政治、伦理命题发表见解和论述。

判:五道题,给出五段模拟的诉讼案情或公文案例,要求考生依据《大齐律》和相关礼法,拟写判词。

诏、诰、表各一道题。

对于第二天的考试,萧墨还是挺有自信的。

萧墨可以根据蓝海星看到的各种案件进行发散思维,眼界要高于此世的士子一些,角度也更加新奇一点。

第三场是策论。

策论通常出五道题。

题目涉及范围非常广泛。

评述历史事件、人物得失,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针对当前国家面临的政治、经济、赋税、漕运、军事边防、兵制、社会教化、赈灾,文化等现实问题,提出分析和对策建议。

策论的最后一题,考的是对于齐国诸侯藩王的看法。

“齐国的诸侯藩王啊......”

看着这题目,萧墨眉头皱起。

萧墨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他也知道当今陛下想削藩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了,朝堂百官对于削藩的呼声也很高。

不过没想到,这次江南州主考官出的卷,竟然把“藩王”放在明面上,这肯定是得到了陛下的默许。

这真的是在对藩王疯狂骑脸啊……

萧墨肯定得支持削藩,这是政治正确。

但如何削藩......

思索了许久之后。

萧墨在试卷上写下了三个字——《推恩令》。

第四天辰时,钟声响起,考生停笔作答,试卷被陆续收了上去。

士子们从贡院鱼贯而出。

有的人觉得自己此次科举必中。

有的人觉得自己这次考砸了。

还有的人问着周围士子对于各个题目的看法和观点。

萧墨在人群之中,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个蒙着面纱的女子。

她的绣花鞋踩在石头上,举目眺望,寻找着某个人的身影。

当女子看到萧墨的一瞬间,那一双好看的眼眸流露出万千的光彩和喜悦:“萧墨,这里这里......”

白如雪跳下了石头,朝着萧墨跑了过去。

“考完了?”白如雪问道。

“嗯,考完了。”萧墨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白如雪的脑袋,“走吧,回家了。”

“好耶~回家咯~”

......

贡院批卷阁。

乡试的改卷时间一共五天。

每一套试卷都需要由官员批改三次。

根据齐国最新的规矩,三次改卷中,若三个官员觉得试卷合格,可选为举人,会写上一个“录”字。

有两个官员觉得试卷合格,便会递上给主考官,主考官最后审卷,决定是否录取。

若是只有一个官员觉得合格,这位考生只能三年后再来了。

而就在改卷的第三天,一个名为杨字芳的官员,看到了一份试卷。

这试卷字不错,答题思路也很清楚,甚至思维带着一些新奇开阔。

当看到一半的时候,杨子芳觉得这个士子差不多可以通过了。

但当他看到最后一题的回答时,他猛地站了起来。

“老房,你停下,先看看这一份试卷!”杨子芳对着身边的同僚说道。

“这试卷怎么了?”房跃接过试卷看着,“字不错,虽然四书五经薄弱了一点,但后面写得都还行,策论写得更好,可以录用,嗯???”

当看到最后一题时。

房跃像是杨子芳一样地站了起来,眼睛瞪得老大,读了又读。

“你们二人弄得那么奇怪干嘛?这试卷我看看。”

最新小说: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被穷养的我被迫开始二周目 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 人在柯南,但是逆转裁判 全职艺术家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这个诅咒太棒了 表白99次,校花急了 公主娇软酥腰,反派个个又争又抢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