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两点左右,天色灰暗,也不可能等天黑再放电影,于是将就着能看到个人影,电影便开始了放映。
许富贵今儿选的电影是去年才上映的《姊姊妹妹站起来》,这是部好电影,现场不少人都看得掉了眼泪。
电影放映时,许大茂也在找自家老爹诉说着心里的委屈——不是他无能,只是太大意了。
听完儿子的讲述,许富贵安慰道:“大茂,这事你虽然办砸了,但也没多大的错,这人情世故学校里学不来,往后你要多跟着我学,知道吗?”
“知道了,爸!”许大茂道。
……
秦母是电影放到一半时,才过来的,电影放完,一行人搬着板凳去了食堂,等着何逹下班。
这会儿,何逹已经让几个徒弟先走了,今儿几人都出了力,尤其是李大牛,一两百斤的肉馅剁下来,手都酸了。见秦母找了过来,何逹看了看系统时间,都过四点了,包厢里还在吹牛打屁,何逹也没了耐心等,和愿意收拾剩菜的两个帮厨打了声招呼,他便和秦母等人一起走了。
回到家,两个小丫头围着秦淮茹说着今儿下午的电影,两小丫头也没看明白电影里说得是什么,只觉得里面的姐姐好可怜。
看着两小丫头认真讲述的模样,秦母笑了笑,主动说道:“女婿,算算日子,淮茹差不多是八月末九月初生产吧,等时间到了,你提前给家里写信,我也好进城帮你照顾淮茹。”
何逹听此,心中大喜,急忙客气道:“这怎么行,您过来,家里爸和光友他们怎么办?”
“几个人都有手有脚,难道还会饿死不成?再说不还有你二婶吗,她也会帮着照看的。”秦母道。
见丈母娘都这么说了,何逹还能说啥,只能把这份恩情记在了心里。
第二天中午,吃过午饭,何逹便匆匆赶回了四合院,将丈母娘和小舅子、小姨子送到了东直门汽车站。
临别前,何逹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三个红包,交给了秦光明和秦京茹:“这是提前给你们的红包。光明,给你的可不是双份,还有你哥的,今年过年,我就不回去了。”红包里每人给了五块钱,这钱估计上车就会被秦母收走,这也等于把钱给了丈母娘和二婶。
“女婿,光明他们都大了,你还给他们红包呀!”秦母笑着责怪。
何逹道:“这是我应该给的,我这第一年可没办法回去给您和爸拜年呢!”
推辞客套了一番,何逹将三人送上车,见班车走了,他才骑车回了轧钢厂。
……
会餐结束,很快就到了北小年,小年过完就是一月二十六日的除夕。
这时代,春节只有三天假,初一放到初三,至于除夕当天放不放假,要看各个厂的具体安排,反正轧钢厂除夕当天还在上班。
这天一早,何逹就和童家爷孙说好了,今天晚上到自己家吃年夜饭。
童豌豆想要拒绝,却被何逹拦住:“何叔家就四口人,吃个年夜饭也没热闹的气氛,你和你爷爷过来也就多添两双筷子的事,何叔家也热闹了不少,这事你就听何叔的。”
童豌豆听此,眼眶红了,当即向何逹表达了感谢。
贾东旭和易中海在上班的路上,也说起了今晚吃年夜饭的事。以往这个时候都是由易中海组织,易家、贾家、何家,还有聋老太太会凑在一起吃顿好的。贾家在这个时候,通常会占大便宜,只需出两张嘴,顶多再出点面粉,而何家要出工还要出钱买菜,易家则要出钱买肉。
贾东旭想着这其中的便宜,便问道:“师父,今晚的年夜饭,您这边是怎么安排的?”
“东旭,今年各过个的吧,我和你前师娘刚离婚,不方便凑到一桌。”易中海道。
其实昨儿易中海就和白荷花说了年夜饭的事,按他的意思自然是要和聋老太太一起吃,他易中海孝顺的名声还是得保留着,等儿子出生了,也好言传身教,但白荷花死活都不同意,易中海没辙,只好和老太太说了声“下次一定”。
听易中海这么说,贾东旭大失所望,幸好杨碧华担心场面太过难看,提前买了点猪肉,今晚还能吃顿肉饺子,不然这年就没法过了。
……
院子里,老爷们都去上班了,女人们则开始为年夜饭做起了准备。
何家。何逹早就把要用的食材买好了,今儿秦淮茹的主要工作是包饺子,这活雨水也会,毕竟是厨师世家,耳濡目染之下,何雨水看着都学会了。有小丫头帮忙,秦淮茹也轻松了不少。
贾家。贾张氏还在责怪杨碧华不应该买那么多肉,有现成的都不知道吃,为了攒足劲吃晚上那顿好的,贾张氏一天都没动,准备就靠两个窝窝头垫吧垫吧。
后院,聋老太太家。聋老太太在唉声叹气,去年这个时候,她身边可是有傻柱喊着“奶奶”,何大清为其专门做菜,如今都已物是人非!
李翠兰没在意聋老太太怎么想,昨天上鸽子市时,遇到了王办事员。王办事和她宣讲了一番现在的妇女政策,说她现在还年轻,只有四十岁,完全可以再找个人家,让她好好考虑。
李翠兰之前和易中海离婚时,一度感觉天塌了,可这段时间过来,她也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