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分!
这个分数一出,整个戛纳电影节都被震动了!
要知道戛纳场刊评分的满分是4分,这个分数,就相当于百分制里的95分!
而且还不能这么比。
在戛纳,场刊评分能上3分的电影就算是相当优秀的作品了,每年的主竞赛单元也就有那么一两部能上3分。
3.8分,这已经是戛纳场刊自97年创刊以来的最高分!
比之前场刊评分记录保持者,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金棕榈奖作品《樱桃的滋味》的3.5分都高出了足足0.3分!
一时间,不少观众都被这个创纪录的场刊评分吸引到了放映《燃烧》的场馆。
原本只能坐八成,少的场次甚至只有六成的《燃烧》展映,开始变得场场爆满!
戛纳当地的一些娱乐报纸什么的也开始集中报道了起来。
“来自东方的神秘电影《燃烧》,烧出了戛纳的夏天,其夺下了有史以来最高的场刊评分,3.8分,前无来者!”——《尼斯晨报》
“一部充满了阶级隐喻的作品,简直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于一个只有十九岁的导演之手!”——《戛纳电影节日报》
“在拍出了近几年最优秀短片之一的《调音师》后,东方导演JIA再次送给了全球电影一部佳作。”——《戛纳电影市场日报》。
不少记者也开始找经常出现在展映场馆里的贾岛一行人采访了起来。
……
“贾导,你火了啊!”
“3.8分,你这,真的是……”周讯一脸吃惊地看着贾岛,酝酿了半天后因为自己文化水平不太行,退口而出一句,“牛比!”
“雀食牛逼!”
“话说这分是不是能拿座金棕榈啊?毕竟都创纪录了!”陈昆突发奇想,道。
“没那么简单。”听到剧组里的人居然敢这么个半场开香槟了,贾岛赶忙摇了摇头。
他很清楚,场刊评分不能和拿奖挂钩。
大热必死,这是经常有的事。
再说了,前世的《燃烧》不也是拿到了创纪录的高分吗?
那又如何?
最后不还是连一座主竞赛单元的奖项都没拿到?
“是啊!”见贾岛还是很清醒的,没有被这个分数迷失双眼,田状状这才开腔,“场刊评分这个东西,其实说到底就是一帮子影评人搞出来的,他既代表不了评审团成员,也代表不了组委会,甚至……”
说到一半,田状状不说话了。
贾岛明白他要说什么,接下了话茬,“评审团成员可能会和影评人对着干,你认为绝世好片,我就偏不给奖,看看到底是你懂电影还是我懂电影。”
“也没那么糟!”感觉一股脑地给这么一个十九岁的学生泼冷水也不好,田状状拍拍贾岛的肩膀,“不管拿不拿奖,对于你来说,拿下一个创纪录的场刊评分,都足够在国内甚至是三大这片扬名了!”
“完全可以这么说,从现在开始你已经成功了,无非就是成功的大小的问题。”
“嗯嗯。”贾岛点了点头。
这其实也是他要拍这部片的缘由。
拿个高分,首先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毕竟自己还年轻,又是处女作,大家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
即使没得奖,也不会有人小看自己,反而会认为影片有争议,最后让自己的名气进一步地扩大!
……
随着《燃烧》的火爆热映,第一家买片的片商就上门来了。
“你好,我是MK2公司的副总经理让·皮埃尔。”
“你好!”贾岛友好地伸出了手。
在这时,贾岛的脑袋已经在迅速运转了。
MK2公司。
全欧洲最大的艺术电影发行公司。
深耕艺术电影市场二十多年,因为其本来就是在法國起家的,在戛纳电影节的影响力更是不俗!
贾岛前世就经常听说,这家公司是可以影响到戛纳奖项的颁发的。
原本贾岛是计划等一等,确定主办方会不会邀请自己参加闭幕式后再开始卖片的,这一刻也迅速改了想法。
贾岛才不相信三大什么的是看作品质量给奖项的呢。
那么,MK2能影响戛纳的事只怕也是空穴来风。
既然如此,卖给他们不算亏,届时他们手握《燃烧》版权,大家是利益共同体,他们MK2的影响力自然要发挥起来,要不然买了版权后岂不是亏了?
反正MK2的发行能力局限于欧洲,买也只会购买欧洲版权,其他地方的版权还在自己手里。
只要能拿奖,钱完全可以从其他地方赚回来。
果然,对方只要欧洲地区版权,开价五十万美元。
听到这个数字,贾岛不得不感慨,价出的还真是够刁钻的!
正好是自己的拍摄成本!
抬了抬价,抬到六十万美元,能确保自己现在就可以小赚一笔,贾岛便答应了下来。
协议签署,钱到账。
“那这部片的欧洲版权就交给贵公司了。”贾岛伸出手,“还希望贵公司可以让更多的欧洲观众看到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