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送的?”玉姨压抑着激动问道。
她又吃了一口苹果,这苹果吃在嘴里,不仅水分足,而且苹果香味很浓,别说一般的地方没有这样的苹果,就是农科院也没有。
张爱国回道:“是我的朋友,她负责给国营饭店供应蔬菜。”
张母想到儿子昨天晚上拿回家的蔬菜,问道,“昨晚上拿回来的菜,就是你的这位朋友的?”张爱国点点头。
玉姨问张母,“什么菜?”
“爱国,昨晚上拿来的黄瓜还有剩吗?”张母问道。
“好像还有两根。”张爱国回道。
因为母亲爱吃黄瓜,他跟妻子还有孩子便没吃,这几天母亲胃口不太好,难得有她爱吃的菜,其他人自然给她留着。
张母便道,“快拿出来让你玉姨尝一尝。”
玉姨原本想着,一根黄瓜能有什么特别的?谁曾想,这黄瓜,还真不一样。
比一般黄瓜更脆,还带着一股明显的甜味,很开胃。
她甚至觉得,即便是有厌食症的患者,都拒绝不了这样的黄瓜。
这下子,玉姨对张爱国的那位朋友更加好奇了,“爱国,让玉姨见见你那位朋友行吗?”
“我也不知道她住在哪里,不过,她明天早晨六点,会到国营饭店送菜。”张爱国其实也有些踌躇,不知道贸然带人去,会不会惹恩人不高兴。
玉姨当即说道,“那我明天早晨六点前,会到国营饭店门口等,爱国,谢谢你,如果能将这些好的,优的种子普及,会是利民的大好事。”
这也是他们的工作,他们培育出最好的种子,让种子结出更多,更好,更大的果实,让老百姓吃饱。玉姨看着手中的黄瓜跟苹果,眼睛里满是兴奋。
季知晓骑着三轮车回到招待所,然后,将三轮车上的自行车卸下来,停在原来的地方。
她找了个盆,打算去打盆水,把自行车擦一擦,还没进招待所呢,芳姐就从里面喊出来,“是不是晓晓回来了?”
这段时间,因为秋宝,芳姐跟季知晓的关系都亲近了不少。
季知晓应道:“芳姐,是我回来了。”
芳姐从里面走出来,步子匆匆的,看到季知晓,忙道,“晓晓,有个带着孩子的女人来找你,等了好一会儿了。”
带着孩子的女人?
冯姐姐?
季知晓忙道,“我去看看。”
招待所一楼有一个休息室,就在前台的后面,平常关了门看不出来。
这会儿门开着,秋宝带着小彩虹在外面玩,一看到小彩虹,季知晓便确定找她的人是冯小曼了。“冯姐姐。”季知晓走进休息室,喊道。
冯小曼听到季知晓的声音,不禁眼眶一红,“晓晓。”
看到冯小曼的模样,季知晓哪里还能看不出发生了什么,她上前抱住冯小曼,“冯姐姐,不要怕。”冯小曼原本是对前路茫然无措的,她不知道该怎么办?连父母都怕惹上麻烦,虽然没有直接说,但表现出来的为难,却刺痛了她的心。
第一天看到出现在家门口的女儿时,冯家父母都十分高兴惊喜,冯母抱着女儿大哭了一场。哥嫂也是热情地招待她。
一家人其乐融融。
冯小曼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感受过家人的温暖了。
直到她说她不想回去了,哥嫂就翻了脸。
嫂子生怕她要抢回她的工作,哥哥生怕她这个逃回来的下乡知青连累他。
父母欲言又止,最终话语委婉地请她回去,好好守着那个打她的男人过日子。
像是看不到她脸上的伤,他们迫不及待地让她回那个火坑。
连晓晓这个与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看到她满身伤痕的时候,首先问的,也是“还想不想跟这个人过下去’。
而他们,却逼她回去,跟那个人过下去。
他们说,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当初怎么嫁的,现在就怎么过,谁让你自己不知廉耻?
冯小曼的心都要碎了,很痛很痛。
她抱着小彩虹,一路走过来,一路想,一路走。
走到这里的时候,她感觉自己的路好像真的只有回去这一条了。
除此之外,她看不到别的路。
直到晓晓抱着她,告诉她不要怕,冯小曼才讷讷地问道,“晓晓,我还有别的路可以走吗?”她自己就算了,烂在哪里她都无所谓了,但小彩虹,不该再回到那样的家庭。
“当然了。”季知晓拉着冯小曼坐下,她的眼睛亮晶晶的,身上有着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小曼姐,我在城外租了个房子,打算在那里种上蔬菜跟水果。”
她称呼冯小曼为小曼姐,而不是冯姐姐。
冯姐姐是她一直以来叫惯了的称呼,冯家姐姐,所以叫冯姐姐。
但从现在开始,冯小曼不是冯家姐姐,而是冯小曼自己。
冯小曼听着季知晓对未来的规划,在她的规划里,也有她跟小彩虹。
“前几天去陈校长家里,我便提起过你的事情,陈校长说了他会想办法,小曼姐,你就安心地待着,没事的。”季知晓安慰道。
“谢谢你,晓晓,一次一次地救我,帮我,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