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都市言情 > 仙尊归来,母亲让我高考别迟到? > 第2章 久违的记忆,数学考试

第2章 久违的记忆,数学考试(1 / 2)

六月的阳光,带着灼人的分量,毫无保留地倾泻在临江市的街道上。

陈帆走出大门,汇入了高考日独特的人流。

街道上,一种无形的肃穆感取代了平日的喧嚣。

交警在主要路口指挥着交通,手势带着平日里少见的郑重。

随处可见醒目的横幅:“高考重地,禁止鸣笛”、“静音护考,助力未来”。

许多私家车自觉地绕开了考场附近的道路,仿佛整个城市都在为这场决定无数青年命运的考试屏息凝神。

一辆车头贴着“高考爱心送考车”标识的公交车缓缓停靠在站台。

陈帆随着几个同样穿着校服、表情或凝重或恍惚的学生一起上了车。

司机师傅是个中年大叔,额角渗着汗珠,却咧嘴笑着,声音洪亮:“同学们别急,都有座!今天免费,祝大家金榜题名啊!”

学生们大多沉默,有的闭目养神,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划动;有的则抓紧最后的时间,翻动着手中的笔记,嘴唇无声翕动。

陈帆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窗外,城市在热浪中微微扭曲。

他看到不少路口设置了“高考服务站”,红色的帐篷下,志愿者们忙碌着,桌上堆满了成箱的矿泉水、印着“金榜题名”字样的纸巾、透明的文件袋,甚至还有备用的2B铅笔、橡皮和尺子。

他所在的区虽非核心城区,但在这全民关注的高考日,该有的保障和福利一样不少,透着一种粗糙却真实的关怀。

一个志愿者小姑娘小跑着给停在路边的送考私家车送水,额发被汗水粘在脸颊,笑容却无比真诚。

车到考点——临江市第七中学。

校门口已是人山人海。

警戒线拉出长长的通道,维持秩序的警察和保安表情严肃,不断提醒着:“家长请止步!考生带好证件,有序入场!”

陈帆循着指示牌找到考场教室所在的楼层,气氛骤然变得更加紧绷。

长长的走廊里,人头攒动,却异常安静,只有脚步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压低的、带着颤抖的背诵声。

门口排起了队伍,两位监考老师正一丝不苟地执行着程序。

“准考证、身份证。”一位面容严肃的女老师伸出手,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考生的脸。

她身旁的男老师则手持一个黑色的、方方正正的金属探测仪。

仪器发出轻微的嗡鸣,在考生身前身后仔细扫过,尤其是口袋、腰部和脚踝处。

那冰冷的探测头偶尔触碰到身体,引来考生们条件反射般的微颤。

当仪器扫过一个男生的裤袋时,突然发出尖锐急促的“滴滴”声,男生脸一白,慌忙掏出一串钥匙。

老师示意他放在门外专门摆放物品的桌子上。

轮到陈帆,他平静地递上证件。

女老师仔细核对照片和他本人,金属探测仪扫过他的全身,发出平稳的嗡鸣。他没有任何现代电子设备。

距离正式开考还有约二十分钟。

走廊里,最后的“战争”在无声地进行着。

几乎每个教室门口都聚集着几个甚至十几个考生,他们像溺水者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死死攥着翻得卷边的笔记本、打印的密密麻麻的公式总结、或是画满重点的课本。

他们或倚墙而立,或原地踱步,嘴唇飞快地开合,念念有词。

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那些被强行灌入大脑的知识碎片在无声地碰撞、挣扎。

“三角函数公式……数列公式…立体集合面积公式…”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男生闭着眼,手指在虚空中快速划动;“向量…导数公式…”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语速快得像机关枪,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椭圆…双曲线…焦点…离心率…”另一个男生背对着墙,用额头抵着冰冷的墙壁,仿佛要把公式印进脑子里。

陈帆安静地站在一旁,如同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无形的压力在堆积。

“同学们,准备入场了!把资料都放在外面!快,按考号顺序进教室!”监考老师的声音打破了走廊的寂静,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那些临阵磨枪的身影猛地一滞。

有人不甘心地又翻了一页,飞快地扫了一眼;有人重重地合上书,嘴里还在无意识地重复着刚刚背下的最后一条公式;有人深吸一口气,仿佛要给自己注入勇气。

然后,他们才将手中的“救命稻草”依依不舍地放在寄存桌上,走向考场门口,再次接受证件核验。

阳光透过明亮的窗户洒进来,在排列整齐的课桌上投下清晰的光斑。

空气中残留着消毒水的味道。讲台上方悬挂着巨大的时钟,秒针每一次跳动都清晰可闻。

监考老师穿着统一的深色服装,表情严肃,如同守卫关隘的士兵。

广播里传来清晰的指令,回荡在寂静的教室和走廊:“请所有考生注意,考试即将开始。请保持考场肃静,严格遵守考试纪律…”

两位监考老师站在讲台上,其中一人拿起一个牛皮纸袋,向全体考生展示——袋口贴着醒目的密封条,上面盖着鲜红的骑缝章

最新小说: 被穷养的我被迫开始二周目 作精美人超会撩,大佬他扛不住了 小可怜变疯批,抽卡登顶富豪榜 你纳妾在先,喊我皇嫂你别哭 全职艺术家 八零:回到女儿被换前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人在柯南,但是逆转裁判 公主娇软酥腰,反派个个又争又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