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地带的……孤魂野鬼!”
“依循着散逸在那些没那么凶险的混沌湍流之中的灵韵与气机,找寻着那些同样搁浅在边荒地带的凋零世界。”
“因为同样都是万道诸法相对而言凋敝的世界,道途与道途之间的藩篱没有那样的深重,那一世界里的许多修行资粮都是能够为己身所用的。”
“足够幸运的话,那些资粮甚至因为诞生的凋敝世界的不同,恰巧能够弥补你自己身上道法相较于大千世界的周全圆融,所欠缺的部分。”
“由此,在维持修行消耗的同时,甚至还能够补完功果,能够更进一步……”
“最终。”
“要么悄无声息的陨落在这样漫无目的的追逐与游荡的路上。”
“要么足够多的幸运与机缘累积到一起,为你铸就一条能够从边荒直通无上清灵仙乡的飞升之路,一颗重铸了万道诸法周全的无上道果!”
“这便是流浪修士。”
“当然,孤身一人上路,游荡混沌海边荒的经历之中,所经历的坎坷完全超乎想象,殒亡是常态,能够铸就无上道果才是亿万群生之中难有一例的奇迹。”
“如此,相互配合,相互协作的重要性,便被突显出来。”
“而这其中,比起所谓志同道合者的三两成群,真正最优的解法,是同出自一方凋零世界的修士们,在这方天地彻底变成绝灵之前,整体‘跳船’!”
“然后裹挟着这一凋零世界最后的道法余晖,成为可以万众一心协作的混沌海边荒的游牧流浪之族!”
“道莲世界,便是这样的一方处于混沌海边荒之中的凋零世界。”
“在数个天地生灭的纪元之前,它曾经是托举着无上清灵仙乡的道莲大千世界!”
“但变数使它凋零,使它搁浅在混沌海边荒之后,又在恶性循环之中历经了数个天地生灭的纪元。”
“等到我们诞生的那个纪元时,依循着天地之间仍旧存在的昔日道莲大千世界所流传下来的传承,我们有着足够的理由判断——”
“等到下一个天地生灭的纪元,道莲世界的道法将会更进一步的凋敝,甚至无法再支撑着有可以跳出天地樊笼,成为流浪修士的资粮和机缘。”
“那个纪元,已经是我们最后纵身一跃的机会。”
“于是,我们竭泽而渔似的,尽取了道莲世界最后仅存的修行资源,熔炼而成了百余艘道莲飞碟。”
“等下一次的天地生灭,道莲世界将直接成为绝灵世界!”
“而我们,便这样踏上了混沌海边荒的流浪与游牧之旅。”
“当然。”
“也正因为我们很‘理智’的选择了在尚还能有余力的情况下举界出动,因而,在逐水草而居的过程之中,我们也就有余力去竞逐,一些比修行资粮本身更‘优渥’的收获。”
“更梦幻的收获……”
“就像是昔日使得我们曾经寄身的道莲世界,从中心地带的大千世界跌落成边荒地带的凋零世界一样。”
“变数始终恒存在天地的生灭循环过程之中。”
“成为凋零世界,甚至是绝灵世界之后的生灭循环并非是永恒,也同样有着名为‘变数’的无上机缘造化存在于这混沌海边荒之中。”
“这些意外的变数,意外的无上仙缘,能够瞬间激发一座世界的万道诸法本源,能够在已经绝灵的世界里化腐朽为神奇。”
“然后让已经褪色的天地万象,忽然间迸发出足够重新变得绚烂多彩的丰沛潜力。”
“这样的天地,要么在当前那一个纪元,便能够具备有重回大千世界的底蕴!要么在此后的一次次生灭循环之中,开启良性循环,重新累积着大千世界的底蕴。”
“然后,这一界的存在本身,将会在此后的某一个时间节点上,成为某一座大千世界生灭循环中的‘变数’存在。”
“于是,旧有的大千世界逊位,在凋零中被放逐混沌海边荒。”
“焕然一新的大千世界重新回归混沌海中心的位置,取代原有的格局与份位。”
“而每一方天地,不拘现在是何等的凋零,追溯既往,都是从一方大千世界演变而来。”
“也正因此,一朝焕发新生,倘若没有外力干扰,重新恢复的大千世界,按照其凋零在边荒地带的时间长短,则有高则九成,低则七成,与昔日的大千世界相像!”
“而对于吾等这般游牧流浪之族而言,具备有这样潜力的世界,便是混沌海边荒地带,最为无上的仙缘!”
“一旦能够发现这样的世界,一旦吾等能够悄无声息的侵占入其中……”
“只需要在这样一方世界本源潜力重新释放的过程之中,进行一些悄无声息的引导,便可以大幅度改变其中万道诸法演绎的方向与模式。”
“最后,当这样的一方世界在吾等潜移默化的引导之下,彻底重现大千世界底蕴的时候,它将不再具备有其原本大千世界的风貌。”
“而将会在重塑之后,呈现出昔日道莲大千世界所应有的天地灵韵!”
“那将会是一座,最为契合吾等游牧流浪之族的大千世界!”
“那通衢的仙路,将会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