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都市言情 > 大明:从锦衣卫开始镇压朝堂 > 第394章 咱家是来主持公道的

第394章 咱家是来主持公道的(2 / 3)

,需要隔绝内外,对那知州置之不理。

那知州也是火爆性子,立刻就把阳谷城中发生事情,上报了兖州府。并且言辞激烈的,将这件事定性为洗劫。

事情只一两日间,就分送山东按察使司和山东巡抚衙门,就连布政使司也得到了通报。

诸多官员听说了阳谷发生的事情后,一时群情汹汹。

山东巡抚王敞决定亲自前往阳谷调查,山东按察使司也向朝廷单独上报了此事。

然而,赶在所有人之前抵达阳谷的,却是裴元计划之外的一个人。

那就是山东镇守太监!

裴元听说山东镇守太监传召他去县衙相见的时候,也不由愣了愣。

好半天他才想起来,山东这地儿虽然不是边镇,但是因为位置重要,也是有镇守太监的。

明朝早年的时候,行省的主要权力机构就是三司。后来中央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又多出了巡抚这一层级。

在巡抚制度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地方上曾经短暂的出现过“三堂”并立的情况。

这三堂就是巡抚、镇守太监和总兵。

理论上来说,巡抚的职权是最大的,作为都察院体系的重要延伸,巡抚几乎对地方上的所有事务,都有过问的权力。

镇守太监的职权比较复杂。

具体来说分为守边的镇守太监,和在内地要害诸省的镇守太监。

守边的镇守太监,主要是两大职责,一个是“监军”,一个是“抚夷”。

这些边镇的镇守太监职权,比边镇的监察御史还要大一些。

监察御史的职责是稽核功罪赏罚,镇守太监则拥有监督军事将领、协赞军事行动、整饬军纪边防等权限。

一般来说,明朝的边镇太监也充任着主战派的角色。明朝在边境几次大的摩擦,都活跃着镇守太监的身影。

内地镇守太监的主要职责,是抚军安民,搜集贡品,以及打小报告。

这些内地的镇守太监虽然没有升迁罢黜官员的权力,也没有考察官吏的职责,但是却有权监督、弹劾所在地区的文武官员,还可举荐、请留甚至“奏罢”地方长吏。

他们还可以过问地方司法事务,并与抚按定期录囚。

可以说,虽然看上去没有多少职权范围,但是隐形权力却非常大。

因着这两类镇守太监类型的不同,也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矩。

比如说,内地的镇守太监,包括南京的守备太监,都是由司礼监的人出外差,属于司礼监的外派人员。

边镇的的镇守太监,则大多是由御马监太监出任,属于御马监的外派机构。

这种不成文的模式,在成化之后渐渐形成惯例,正德时尤其明显。

正德年间,也正好是镇守太监最后的辉煌时刻。

裴元听说山东的镇守太监要传他问话,心中立刻起了警惕。

几个下属正好在旁,也都认为那镇守太监来者不善。

裴元想了想,大致能猜到那太监的来意,于是对众人说道,“那阉狗八成是听说咱们借着通贼的名头,洗劫了阳谷县,所以跑来打秋风的。”

司空碎听了,犹豫了下,对裴元劝道,“咱们现在还要准备应对朝廷的诘问,要不要稍微给他些甜头,以免节外生枝。”

裴元听了摇头,“只怕欲壑难填,白给人做了嫁衣。”

裴元还想拖延一下,让人去打听下那山东镇守太监的来路,不想那家伙似乎认准裴元这伙是肥羊,不停地派人来催问。

裴元见状,索性不理那些,点了几个锦衣卫,跟着他一起去阳谷县衙。

裴元路上的时候,留心了下阳谷县中的情况。

现在虽然解除戒严了,但不知是不是因为锦衣卫们还在的缘故,市面上仍旧显得很萧条。

裴元也没多做理会,径直去了县衙。

等到了地方,裴元人在马上,陈心坚就跳了下去,大步到县衙前喝道,“镇邪千户所千户裴元,前来见过山东镇守,还不快去通禀。”

那些县衙的衙役,前些日子刚好见过这些锦衣卫是如何逞凶的,衙役们不敢耽搁,连忙进去回禀县令。

那县令陈朗正和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说着话,听到那裴千户到了,目光一转,看向那太监。

陈朗也没想到镇守太监会在这个节骨眼赶过来。

作为文官体系的一员,他对这镇守太监自然不怎么感冒,对这镇守太监刨根问底般的了解那几家的资产,更是嗤之以鼻。

陈朗对这太监的来意,也能大致猜到,知道这贪婪的秃鹫,八成是为了那大笔钱财而来。

但是正应了那句话,恶人自有恶人磨。

对于这些肆无忌惮的锦衣卫,反倒是这些肆无忌惮的太监,用起手段来更加趁手。

既然如此,陈朗倒也乐得让这两帮人先来一出狗咬狗。

陈朗不无挑唆的向那太监拱手道,“毕公公,你看这?”

那姓毕的太监笑了笑,阴柔的说道,“咱家是来主持公道的,岂能容忍这小小的锦衣卫放肆?”

“你之前那般疾言厉色,实在是小看了咱家。”

陈朗脸色略有些不自在。

最新小说: 龙珠:赛亚人的诸天美食之旅 三一逆徒:从一人之下逆生诸天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成龙历险记:我,镜神,主宰恐惧 [综英美]猫当蝙蝠崽?! 四合院:我是棒梗的大伯 同穿:摆烂后,我成终焉,星神! 武动:我林琅天,不做配角 影视编辑器 重生:我是县城婆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