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是臊了,本想再香一口,又怕她真恼,终究还是抱着善禾回主屋。
月华如练。树影后,梁邺攥拳而立,指节绷得咯咯作响,素来温润如春的剑眸此刻染了戾色。到底是从前对梁邵失了管教,让他如今这般胡闹。既然签了和离书,便该把人敬着,好生待人家,这会子这样,如何对得起善禾、对得起祖父的殷殷嘱托?梁邺越想,越觉得从前自己对梁邵宠溺太过,才养成他现今把人吃干抹净的霸蛮性子。
这一夜,梁邺终究是温不成书了。那圣人书卷铺在桌案上,密密麻麻的字,夹着他密密麻麻的批红。歪歪扭扭、红的黑的,像虫蚁一般,从书页爬上他手,紧接着爬满他全身。不过眨眼的功夫,字没了,善禾在书上,披着官袍趴人怀里。抱着善禾的人一扭头,吓得梁邺手中狼毫跌落在地。
抱着善禾的,赫然是他自己!
翌日晨起,梁邺梁邵兄弟及薛善禾聚在梁老太爷的寿禧堂,给老人家请安。因今日人来得齐全,梁老太爷喜笑颜开,话多了,粥也进得多些。善禾坐在床沿,一勺一勺喂老太爷喝下,梁邺和梁邵坐在下首,齐齐盯着善禾,心思各异。
因昨日挨了打,梁邵很乖觉地要善禾把粥碗给他,由他来喂祖父。
善禾被他替下来,坐到他的位置上,正好与梁邺面对面。四目相望,善禾忙躲开,只觉得心如鼓擂,垂了脸,指尖把膝上衣料绞个不停。
梁邺面色如常,同往常般含笑道:“阿邵顽劣,这些日子多亏了善禾照顾祖父。”
“没有,”善禾声若蚊吟,“皆是我应该做的。”
梁老太爷听了此话,絮絮说起善禾的好来,先夸她孝顺勤谨,日日在自己跟前侍奉汤药,不嫌弃自己这个老头子,慢慢又说起梁邺、梁邵早已故去的父母亲,语带怅惘地道:“若他们还在,家里也热闹些。”
梁邺应和着。他自是知道善禾的好。
当初第一次见她,她通身素雅,鬓上就一根银簪子,乖顺地坐在梁邵身边,明明是最柔媚和婉的长相,眉眼却带着坚毅。用膳时,她亲手剥虾拆蟹,请梁老太爷先吃,比他和梁邵这两个亲孙子做得还好些。
后来再见她,也多是在寿禧堂。她日日侍奉老太爷汤药,从未言苦。梁老太爷年纪大了,屋里漫了老人独有的味道,熏香也散不去,梁邵嘀嘀咕咕的,偏善禾不在意,日日请安从不告假。去年中秋夜,老太爷吃多了酒,翌日肠胃不调,进的午膳全呕出来。漱盂来不及上,善禾便举了双手接住。那时,梁邺震颤地立在后头,自觉此生于“孝”字上,是万做不到善禾这样的。
再后来,善禾得了老太爷的授意,日常煲汤煨羹也多备梁邺的一份,聊纾备考之困乏。每每善禾端了汤羹到书房来,总望着他写的文章发呆,有时还能品出哪句写得好,哪句稍逊一筹。梁邺才知道,原来她从前也是念过书、习过字的。那段日子,习书无聊烦闷,梁邺每天最憧憬的,便是善禾拎着食盒站在廊下,笑吟吟唤一句:“大哥。”
大抵是善禾这许许多多的好,积攒在梁邺心中,因此那夜他偶然发现梁邵夹在田契中的和离书,第一反应竟不是生气,而是长长呼出一口气。
薛善禾,算不得阿邵的妻子。
真好。
那晚,他心中的芽苗破土而出了。
梁邺是用过午膳之后走的。梁邵特特向府衙里告了假,仔仔细细检查行装,才亲自封了马车。申时三刻的时候,梁邵和善禾一齐把梁邺送至长亭。临行前,梁邺把梁邵唤到一边,低声嘱托了很多话,无非是要他日常多顾着家里,多看望祖父,梁邵皆一一应下。
到了不得不走的时候,梁邺叹口气:“善禾是好女娘,你好生待人家。”
梁邵愣了一瞬,梗着脖子道:“我何时待她不好过?”心里却发虚得很。
梁邺走后,梁邵要赶回衙门,本想着先把善禾送回家去,善禾却道:“从前不曾在密州街上好好逛过,今日好不容易出来了,我逛逛再回去。”梁邵亦觉有理,将身边小厮留下伴着善禾,自甩鞭快马回了府衙不提。
那厢善禾坐在马车内,逶迤从城郊往城内驶去。她从车厢暗格中取出一轴画卷,是她从前画的。因昨日的画弄脏后,她手边只剩下这幅现成的了。
善禾教人将马车停在丹霞画坊前,抱着画卷独自入了画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