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商君书(1 / 2)

“昨日听这下人转述,得知王主簿高论,甚觉惊奇,细细思量,也只觉收获良多,只是王主簿此言,却是总觉得有一二疏漏错误之处,终是困惑不解,故而,今日特意来请王主簿为在下解惑。”

王小仙:“…………”

【来吵架的就说来吵架么,你是真能整词儿啊。】

“王公子请讲。”

“荀子曰,《书》者,政事之纪也,若是读书不为学政,而只图选拔,则读书到底又有何益?”

“王公子说得对。”

王小仙压根心思也没在吵架上,却是在琢磨:【这老王一家人闲的没事儿,跟我一个九品小官还没完没了,这对我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这一家人,不可真的得罪,也不可真的表现得过于狂妄,单纯的得罪权臣而死,恐怕也不算是为国而死。】

【可若是这么一直辩论下去,旁人不知,还以为我和他们王家有交情,有关系呢,如此,岂不是影响我为国而死么?不能赢。】

【若是输呢?被他辩了个心服口服?不好不好,老王应该是看上我了,才会让家仆查我,若是我表现出心服口服的姿态出来,说不得他会觉得我孺子可教,知错能认。】

【我这品行,本来表现出来的就是刚直,若是刚直且还能够认错,那他妈我自己都会觉得自己是人才了,老王要主持变法,缺得就是这种人才,不行,认输更不行,我必须得表现出过刚易折才行。】

【不能赢,也不能输,那……有了,我得让他们赢,但却不敢用我,对,我明白了,正所谓一残顶十黑,若是我认可他们的观点,但却表现得更加激进呢?】

【比敌人更可怕的是猪队友,可是比猪队友更可怕的,是疯队友啊,他要跟我辩科举改革,重实用,你我就……给你往唯才是举上引导,我就不信你不怕。】

想到此,王小仙坐下后喝了口茶,便打算正式开始。

【刚才这王雱说的是个啥来着?】

王雱见他开了头,而王小仙却居然并不接茬,却是颇有一种一拳打在棉絮上的感觉,昨夜辗转反侧,想的好多条攻防手段,竟然全都用不上了,不由得还有点憋。

当即又继续道:“孔子曰:若但守章句,与博士家何异?君子不器,正谓通变也。家父所著《周礼义序》所言:周官所述,皆可见之行事,王主簿以为然否?”

【吊书袋么?那就先陪你吊会儿】

当即王小仙笑着道:“礼记有云:‘温柔敦厚,诗教也,辞章训练可养君子之德’,孔子还曾经曰过,州县钱谷甲兵,自有胥吏操持,君子当‘谋道不谋食’,王公子以为然否?”

王雱:“唐末进士吟风弄月,终致藩镇坐大,岂非前车之鉴?”

“唐末藩镇割据,其责竟在进士?”

“在于朝廷选材不当。”

“王公子以为,黄巢屡试不第,是因为无才,还是无德呢?”

“自是因为无德。”

“那让无德之人落榜,难道不对?孟子曰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

“黄巢者,恶贼也,然若是生于盛唐太平时节,安能乱世?故而天下太平之时,自当为贤是举,然而国家纷乱之时,却是也不妨效法一下魏武帝,唯才是举。”

“王公子以为眼下大宋是乱世么?”

“自然不是,然而内忧外患,已尽显矣,内部我大宋有三冗之危,国帑不足用度,外又有强敌环伺,非变法不足以固国本,此事,于前朝之时,早有公论,王主簿以为如何?”

“这话倒是不假,我大宋内忧外患,确实是看似繁华,实则危如累卵。”

王雱大喜,只觉得胜利已经在向自己招手了,胸有成竹地下了定论道:“昨日听王主簿提到公平,与效率之说,确实是可谓真高论也,然而在下以为,若国朝盛世无忧,自当以公平为先,但若是内有其忧,外有其辱,却是自当以效率为先。”

“我朝积弊实多,诚已到了不得不改,不得不变之地步,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孟子曰: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眼下时局,正该是我辈改革进取之时,也正是需要有魄力,有能力的人才,锐意进取之时啊。”

王小仙闻言点头:“王公子说得是啊,圣人曾经曰过: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眼下这朝堂天下,是该变法才对,非得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大气魄,才能担此重任啊。”

王雱:“哈哈哈哈,说得好啊,不过这圣人之言……我怎么没听说过?敢问,这是哪位圣人之言?”

“王公子没有听过么?此乃法家大圣,商君之言也。”

“商,商,商鞅?”

“正是。”

一时间,却是给王雱弄得无法应对了。

要知道商君书清朝乾隆之后压根就是禁书,在宋代时虽然不是,但是批判商鞅,却也称得上是宋朝的政治正确了。

关键是他很清楚自家父亲有变法之志,不光他清楚,朝野上下都清楚,事实上熙宁变法之前,朝中大多数人其实都是支持变法的,只是大家对于怎么变,各有不同想法而已。

要知道举荐过王安石的六个重臣之中,

最新小说: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我要当大官 红楼之胜天半子 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 大宋有喷子 红楼霸业:从迎娶秦可卿开始 红楼晋升之路 穿越女频当纨绔,娘子竟是重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