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18章 他怎么又来了呀

第18章 他怎么又来了呀(1 / 2)

“老爷,此事如今已经有了定论,朝廷虽免了您的知府之职,但却任了翰林学士,分明是也是知道老爷您的委屈,将您明贬实升,

如今新君登基,正是该赏拔群臣之时,您随时都有可能被启用,甚至重用,你又何必在这个时候,还让他做这样的事,旧事重提呢?”

王小仙走后,却是元绛的夫人王氏出来,有些不解地问道,却原来她刚刚一直都在屏风后面。

她这个王氏是出身于太原王氏的,自小也有才女之称,对于这朝堂官场上的沉浮争斗,虽是女流之辈,却也看得从来明白,甚至是洞若观火。

实是有些不解,元绛这个时候这样做,是为了什么。

元绛笑着喝了碗中的茶汤,笑道:“你看此人如何?”

“傻,但也确有能力,和老爷您年轻的时候……有点像。”

“呵呵呵,我年轻的时候……不如他,我观此人身处于官场,犹如钢锥之于布袋,那是必要扎出来一个窟窿的。”

“你这又是何苦呢,你现在又护持不住他,他若是真将天给捅出一个窟窿,他只怕是难逃一死,你又该如何是好呢?”

元绛笑道:“往天上捅窟窿,不是我让他去的,而是他自己主动要捅的,这既然是他的决断,他自然要为此承担代价,此藩事端得是九死一生,但想来他自己心里也是知道的。至于我么……”

元绛叹息了一声,沉默了一会儿,而后却是说出了心里话道:“如今新君登基,谁也不知他到底品行如何,到底是会锐意进取呢?还是又是一个守成之主?”

“我朝自仁宗皇帝以来,哎~仁宗皇帝宽仁,温厚,这是不假,甚至可以说是古来罕有,可是他的宽仁,太过了啊!朝堂之上,若是人人都是君子,而没有人肯做小人,积弊益深,若是新君仍旧沿用旧法……”

“哎~,你夫君我所擅者,刑名,理财而已,让我做君子,我是做不来的,如今我已是花甲之年,若新君也喜欢君子,那……我打算辞官回乡,趁现在身体还算康健,在西湖边上,修建一座学府,教书育人,培养后辈,含饴弄孙,颐养天年,这,何尝不是一件美事呢?”

“若官家当真是有革新之意,乃是一锐意进取之新君,真的敢查这一桩大案,不但能够还我一身清白,我这一身的本事,也才算是有了用武之地啊。”

说白了,王小仙就是被他利用,扔出去试探朝堂,新君的出头鸟,王小仙他自己明知道风险仍愿意往里跳,他对王小仙自然也没什么好愧疚的。

正所谓有什么样的君主,就会有什么样的臣子,有汉武帝那样的君主,这天下才会有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名将,有宋仁宗你要哪个的君主,这天下自然也就容易诞生范仲淹那样的君子了。

可元绛这样的就惨了啊。

仁宗么,一生宽仁,古时候做臣子的都喜欢,也希望君主以仁字为先,其实是基于一个最朴素无比的美好愿望,即:君主只要宽待臣子,则臣子也都是君子,君子就必然就能把天下治理好了回报天子,如此,则君臣相谐,天下安康。

打工人哪有不喜欢老好人当老板的呢?是不是只要老板肯放权,肯纳谏,维系好员工关系,让员工们每天都开开心心,上班跟回家一样幸福,员工就一定真的能以公司为家,努力工作,将公司带向辉煌呢?

是这样的么?

宋仁宗这种皇帝毫无疑问是历朝历代臣子最喜欢的皇帝了,甚至可能都没有之一,也确实是只有这样仁德的皇帝,才能养得出那些庆历君子,才能养得出范仲淹那样的名臣。

不过同样的,元绛这种人在仁宗朝自然也就很难出头了么,他善于司法和理财,也就是整顿吏治,手段也从来都是雷厉风行,就比如他在追查江宁亏空案的时候居然不惜对下属动刑!

刑不上大夫的规矩都不顾了。

这种人,在你好我好大家好,大家都是君子的仁宗朝,怎么可能会受到重用呢?

有些领导喜欢敢得罪同僚的人,有些则喜欢能和同僚之间处好关系的人,王小仙就是用来试探新君的。

王小仙则是一心求死,这也算是各取所需么。

却说那王小仙走在回家的路上,是真的非常的开心,只觉得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再有意外,怎么看,只要自己卷入其中,一查到底,自己都是死定了的局面。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

一路上哼唱着小曲回到了家,却是突兀的发现,自家茶摊上,又来了两位不速之客,而自家的老爹老娘,以及小蝶小虎,生意也不好做了,全都殷勤地围着那两个不速之客在伺候着。

王、安、石!

还带着王雱。

【他怎么又来了呀?】

却见那王安石,正和自己的这些个家人们有说有笑,甚至还伸出手来摸了王小虎的头?

“呀,是小仙回来啦,快,快来拜见观文公。”

王小仙见状只好上前,却是忍不住皱起了眉来。

“王公今日,怎会亲自来我们这样的小店?”

【不会又是来辩论的吧】

“老夫来此,是来喝茶的,你们

最新小说: 红楼晋升之路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我要当大官 大宋有喷子 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穿越女频当纨绔,娘子竟是重生者 红楼之胜天半子 红楼霸业:从迎娶秦可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