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100章 这人该不会是神经病吧

第100章 这人该不会是神经病吧(2 / 4)

子堂,一度也是北宋统治者们十分骄傲的事情。

在仁宗朝前期的时候,蒙荫当官的人都是要被笑话的呢,欧阳修甚至曾公开嘲讽恩蒙官。

大家都会觉得,没本事的人才会蒙荫呢,你选择了蒙荫,那就说明你自己承认自己不行,而且朝廷明确要求,蒙荫上来的官员不许进昭文馆,不许修史,不许当翰林,一辈子也没啥机会当大臣。但等到仁宗朝中后期以后就不行了,举个例子,富弼就是蒙荫上来的,文彦博也不是啥正经进士,跟王小仙一样也是先明经后锁厅,被赐了个进士。

等到了现在的神宗朝,真了解朝堂的人就会知道,现在的朝堂之上,正经科举明经上来的进士,已经越来越干不过蒙荫上来的赐进士了。

人家真的是家学渊源,而且彼此联姻连来连去的到处都是亲戚,上头有人提携,家里人还能传授官场之道,普通的正经进士,反而是越来越难上了,还能当上大臣的机会越来越小。

除非是苏轼,范纯仁这种明明能蒙,但偏不肯蒙,非得正儿八经的考的这种进士,那这种是最牛逼的,这没的说,这种人才永远是北宋第一梯队。

反正王小仙就是固执的认为,北宋的吏治系统性腐败,就是从这开始的,长此以往,大宋的学界非得美国化不可,懂行的人都知道,现代的哈佛耶鲁等老九校毕业的美国大学生狗屁活儿也干不了,越来越废物了。

哈佛的大概率干不过斯坦福的,但斯坦福的又往往大概率干不过上哈佛的,国家在下坡路上猛冲。他知道历史上北宋发展到后来徽宗朝的时候,好像是一度有很长时间,是取消了科举的,没有进士了,满朝文武尽是官二代。

以大宋的重文轻武来看,文官都这么胡搞乱搞了,武将那里,那恐怕是早就烂成屎了。

他其实现在就已经在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了,毕竟他肯定高中么,这件事他甚至是要和王安石死磕到底的。

虽然,这好像是熙宁变法中唯一一个没受什么阻力就给推行下去的政策。

这般作态之下,自然就惹人嫌了么,都是一些二世祖,平日里也都是出门被人奉承的主,又能有多少城府?

你王小仙不就是一个九品明经么,听说家里是做小生意的,你有什么可豪横的啊。

不就是一个暴发户么。

范四公子跟你说话你还敢装?真拿自己当盘菜了么?

不得不说王小仙的名望虽然很高,但出了江宁,立刻也就被打了个狠折,过了长江,那就是折上折,到了开封这边,那自然就是折上折上折。

以至于他居然都被人当面嘲讽了。

当然,王小仙和李舜举结拜,这也确实是很惹非议,在部分有心人的引导下,嘲讽他的气节,可能早就是文人士子中的政治正确了,只不过是今日当着正主的面这般开嘲讽,属实是有些挑衅了而已。而且蒙荫勋贵那一坨,居然还热烈的鼓掌叫好,而自己的那一坨,却是反而纷纷低下了头。就只有身边的这一个人,小心翼翼地跟他解释道。

“兄弟怎么称呼?”王小仙问。

“小人钱乙,家父乃是太医局的太医。”

“那你是蒙荫官啊,怎么坐在这了?”

“嗨,太医算是哪门子的官啊,坐过去也是自取其辱,再说我也就是重在参与,凑个热闹长长见识罢了,十之八九,我也考不中,莫不如与介白兄结交一番。”

“你不怕我结交内侍,名声不好?”

“这话说的,好像我和我爹不结交内侍似的,说来李公公本职就在太医院,还算是我爹的上司呢,我想要结交内侍,都还结交不到这么高的呢。”

说话间,另一个蒙荫的年轻人站了出来,却是操着明显北方的口音道:“在下也有诗一首,还请诸君品评。”

“铁面推官铁骨销,甘拜貂寺作同胞。他日刑堂审逆案,惊堂木是阉奴刀。”

“好~!!”

一众的衙内又在纷纷鼓掌。

甚至这一次,就连王小仙这一边,这些明经,明法,明算出身,来参加锁厅考试来补进士出身的,也有许多人站起身鼓起了掌来。

气节是什么?能吃么?

“此人名叫张世凯,河东人士,父亲是汉阳军判官。他们俩其实跟我一样,考试考上来的希望都不大,纯过来交流来了。”

王小仙点头,大概率能明白这两个作诗讽刺自己的都是什么人了。

俩人的父亲都是从七品小官,这种人来考试,如果自己本身的学识不是特别硬的话,大概率也是过不去的。

锁厅考最重要的还是拼爹么,俩人的爹也不够硬。

所以这俩人是重在参与来了,而参与的意义自然就是社交,不求当官,但大家都是同窗,也确实都是官宦子弟,若是被谁给看上了,留在身边当个幕僚,帮闲,总好过真的回家务农。

这不,俩人是看出这一众衙内对王小仙不爽了,只是那些真的有个好爹,大概率能过的人是不方便站起来说什么的,说不定这一说,反而把进士给说没了,但他们俩来说那就没这个顾虑了,这不是讨了大家伙儿的喜欢了么?

想明白了这个,王小仙的脸色也变得不太好看了,因为他

最新小说: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穿越女频当纨绔,娘子竟是重生者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大宋有喷子 我要当大官 红楼晋升之路 红楼霸业:从迎娶秦可卿开始 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 红楼之胜天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