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历史军事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103章 一个变法的君王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103章 一个变法的君王最重要的是什么?(1 / 3)

原来,这个所谓的李宪,居然就是官家赵顼。

稍微一想,王小仙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他今日刚考完了试,被他赐婚后却拒婚了,这让赵顼有一种被打了脸的感觉。

事实上北宋不是没有发生过被赐婚后拒绝的事情,包括冯京都被官家赐过婚,也是给拒绝了的,然而一般来说,怎么着也得找一点像样的理由啊。

你说我已经心有所属了,说我已经有过聘妻了,谁能知道你是真聘了还是没聘呢?给他台阶也就过去了稍微狠一点的,北宋时有人说自己要伺候母亲所以不想结婚的,还有说我一心只想当道士所以不想结婚的。

好歹给他这个官家一点面子么。

他王小仙倒是好,直接说那曹家人品不行,这不是打他这个官家的脸么,不就是说他官家找的所谓良配,他王小仙瞧不上么。

事实上也确实是如此,莫说赵顼还只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少年,也没啥城府,就算是有,也没什么必要对王小仙这样的小人物来展示自己的城府。

至于太皇太后那边,更是已经被气得都砸东西了,毕竟王小仙的话几乎是将她也给骂了。

而且还是她好心帮王小仙顶锅,好心的,因为知道他性子直,才特意给他安排的良缘的前提下的,这也太气人了呀。

也正是因此,赵顼就想问问他王小仙到底是怎么回事,正好,他还没见过王小仙呢,也是想听一听这王小仙的真实想法,居然真的就让这李舜举带他来了这么一手白龙鱼服,那院子外边其实早就被金枪班的卫士给层层包围了。

当然,这也着实是证明了一个北宋皇帝有一个相同的特性:轻佻。

白龙鱼服这种事儿,其实就已经颇不是人君当为之事的了,不过说真的,北宋的这些皇帝里除了仁宗之外就没有不轻佻的。

结果吃了几串烤串,就听这王小仙,将他的这些个列祖列宗们这顿骂呀。

他爹英宗都成了不做人了。

一旁,李舜举在赵顼表明身份之后直接就跪下了,脑子转了半天,想看看还有没有能够救王小仙的法子原本还只是看个热闹的钱乙则是彻底的懵了,也跟着跪了下去。

他这是招谁惹谁了呢。

反而还真就是王小仙,一点怕的感觉都没有,甚至屁股都没从椅子上挪一下,也不慌,笑呵呵地就亲手给赵顼补了一杯酒。

“你还真是官家啊,来来来,喝酒喝酒,这酒啊,是我妹酿的,反正我觉得比是比樊楼的好喝,吃串,说真的,你平时在宫里吃喝,都吃什么呀。”

这幅自来熟一样的模样,倒是让赵顼都有些不会了。

“你就不害怕么?”

“怕什么?我都说了,当着你的面,我也这么说,这也就是你没问,你要问的话我写一奏疏给你也行,你要是听不得实话,那你弄死我啊?”

赵项:…….”

北宋么,不杀士大夫这话其实是假的,自始至终从来也没有过这样的规矩,太祖和太宗都没少杀,但是不杀因言获罪者总是真的。

真要是因此杀他,那就更好了啊,这应该也是可以算为国而死的。

哪怕是要为此而贬他,他也完全可以故意死路上,那也算是为国而死了。

“那你来说说,我是怎么志大才疏了?前朝积弊,我已深知,只愿变法图强。”

王小仙淡定的一边吃着烤串,一边道:“怎么说呢,能看得出来你是有大志向的,富国强兵么,若是不然,也不会在询问了一圈的满朝文武之后,强行将王公起复了,不过这确实是也只能说明你志大啊。”“这所谓才疏么……官家,我给你讲个故事?”

“你说。”

“很久很久以前,这世上有两个国家,一个叫清国,一个叫遮判国。”

赵顼:“你在胡编什么?当我没读过史么?哪来的什么清国,遮判。”

“都说了是故事么,你听这其中道理就行了,不用纠结真假。”

“你……”赵顼一时也是无语了,这个王小仙,似乎真的是一点也不怕他?

他刚刚是李宪的时候,他就是这个态度,他现在都已经是赵顼了,怎么还是这个态度啊?

似乎……他好像还真有点拿我当他朋友的意思?

这心态是怎么做到的啊?你凭什么觉得可以和我做朋友啊?

“这个遮判和清国啊,都是上古国度,也都是传承了两三百年,积弊极多的朝代,而清国的国力呢,大概是遮判的数十倍,有点类似于咱们大宋和西夏的实力对比。”

“两国内部也都有十分严重的政治困境,几百年了么,既得利益群体已经足够庞大,尾大不掉,甚至是开始尾巴咬狗了,而这时候,两个国家都刚刚好换上了一对同样锐意变法革新,很有志向,要富国强兵的英明君主。”

赵顼想了想,道:“你是在暗指咱们大宋和西夏,朕和西夏梁太后么?”

“嗯……好像确实也差不多,你可以这么理解。”

赵顼点头,示意他继续。

“清国的实力远远大于遮判国,积弊虽深,但却也改不动,既得利益者对改革派新秀严防死守,而官家慈禧却一直在努力的搞平衡,和稀泥,

最新小说: 红楼之胜天半子 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 你们真是害苦了朕啊 大宋有喷子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红楼晋升之路 穿越女频当纨绔,娘子竟是重生者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我要当大官 红楼霸业:从迎娶秦可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