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少了点什么。
她以往在家,吃喝时都干什么来着?
挠了挠头,崔楹灵光乍现,提笔接着书写:“封神演义之哮天犬和商纣王不得不说之二三事……切记要买无删改旧版,切记,切记。”
吃的喝的看的都有了,崔楹心满意足,将纸折好递给翠锦:“找个小厮跑腿,让他把纸上的全给我买来,记得多给点赏钱。”
……
金乌西坠,暮色四合,火烧云弥漫天际,艳丽如同女子嫁衣的裙摆,又与街上的酒家旌旗相衔接,飘扬在熙攘人潮中。
“回长官,朱雀门监门卫刘伯臣下值离队——”
“朱雀门监门卫季常下值离队——”
“朱雀门监门卫钱如垢下值离队——”
城门下,人声喧嚣。
萧岐玉的目光自远处的火红天色挪回,望向自己的三名手下:“都交接好了?”
为首的刘伯臣拱手:“回长官,皆已交接完毕。”
萧岐玉点头:“回去吧。”
三人齐声:“是!”
声音落下,季常和钱如垢皆动身离开,唯独刘伯臣未曾动身,反而走向萧岐玉。
巍峨的城门下,少年腰跨黑马,身着轻甲,绛红色衬甲袍包裹精壮挺拔的身躯,面如冠玉,俊美无俦。
进出城门的人里,常有年轻女子结伴其中,见到这少年军官,女孩们纷纷红了面孔,窃窃私语着跑开。
刘伯臣走到马下,道:“七郎也赶快回去吧,新婚燕尔,哪有让新娘子独守空房的道理,你若不放心,今晚便由我留下守值,保管连只苍蝇都飞不进这朱雀门。”
自从陛下解除宵禁,夜市的商铺便如雨后春笋,街市夜晚空前繁荣,百姓出街的人数,比白日多出三倍不止,如此一来,城门勘验的任务便成了重中之重,不仅要留意各省逃犯,还要提防匈奴细作,时刻不得放松。
朱雀门又是主城门,人流乃五道城门之最,所有的责任,全压在了这十来岁的萧七郎身上。
夜幕降临,火把燃起,萧岐玉的眼神紧盯在出入城门的一张张人脸上,眸光锐利,启唇询问:“老刘,汉人和匈奴人,在长相上可有区别?”
刘伯臣“唉”了声,知道自己刚才算是对牛弹琴,遂道:“没什么区别,匈奴属于北胡,和汉人长相差不多,有区别的是西胡,那边金发碧眼的多……我说七郎,你也听我句劝,这夫妻相处马虎不得,我是过来人,我知道厉害。”
“你管好你自己就够了。”萧岐玉面不改色,“各人有各人的夫妻相处之道,我和那位就不适合见面。”
见面就掐架。
刘伯臣道:“七郎言之有理,可你这番话,恐怕只适用于成婚多年的老夫老妻,如今你才刚刚成婚,第二天便将妻子独自扔在家中,往难听点说,你这就是在下人家整个娘家的颜面,是在不尊重人。”
萧岐玉闻言,微微一怔,眸色望向刘伯臣。
不尊重人吗?
他没想那么多。
刘伯臣见他总算听进去,更加苦口婆心道:“何况你也想想,人家柔柔弱弱的一个千金小姐,突然就嫁到一个陌生的家中,吃住皆不习惯,身边也没个亲人,夫君又丢下自己不管,你让她怎么能好受?”
萧岐玉凝了神,攥在缰绳上的手略有收紧。
他虽然很难将崔楹和“柔柔弱弱”关联到一起,但“吃住皆不习惯”,他是听到心里去的。
府中长辈多,口味历来清淡,厨子图省事,菜肴一律按蒸煮做,这么多年来,连他自己都不爱吃自家饭菜,更别说崔楹了。
那家伙自小便在市井鬼混,嘴巴早就吃叼了。
说不定从早上到现在就没吃饭……
萧岐玉的心蓦然一沉,抬眸看了眼已经彻底沉寂的天色,双腿轻夹马腹,对刘伯臣道:“今日有劳你守值,改日我来替你。”
“应该的应该的,七郎快快回家吧。”刘伯臣忙不迭道。
萧岐玉低斥一声“驾!”,骏马扬蹄,转瞬消失在人流中。
两炷香后,马蹄声出现在侯府后门外。
萧岐玉大步流星,直奔自己的院落而去,手里还提着食盒,里面是夜市上的各色小吃。
月光如水,院中树影摇曳,池塘波光粼粼,年轻的小郎君步伐急促。
萧岐玉刚踏上廊庑,便听到了房中传来的笑声。
崔楹的笑声。
他没多想,径直走上前去,推开了房门。
灯影明亮,油脂的焦香气扑面而来,只见地上扔着数不清的油纸包,桌上摆着半只烧鹅,骨头乱七八糟吐了满桌子,另有吃剩一半的果脯、点心,以及喝剩一半的酸梅汤……
罪魁祸首趴在床榻上,小腿悠闲地晃动着,两只玉白玲珑的脚丫忽上忽下,鲜艳的凤仙花汁涂满小巧的指甲,莹润细腻,活色生香。
崔楹本对着话本傻乐,听到开门声,转脸一瞧是萧岐玉,便没当回事地回过脸来,吊儿郎当道:“桌上还有剩的,该吃吃该喝喝啊,当自己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