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其他类型 > 破冰 > 第十章 告别祖国

第十章 告别祖国(1 / 2)

1984年11月20日,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天。

江畔汽笛长鸣,彩旗飘扬,锣鼓喧天。

前来欢送的领导、嘉宾、各界人士和亲朋好友们欢聚在码头上,大家握手拥抱,彼此说着鼓励和祝福的话。

面对未知但伟大的行程,每个人都在真情流露,有的因为不舍而偷偷抹起了眼泪,有的则是骄傲地在爆竹声里开怀大笑。

水面上停着两艘高耸的巨轮,不管是“向阳红10”号还是海军“J121”船都被整备一新,它们英姿勃勃,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和很多考察队队员的家属一样,李燕早早就抱着瑶儿来到了码头,登记完信息后便在海洋局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了观礼区等待。

初冬的江风有些凉,吹得小宝宝的脸蛋红扑扑的,她只得把自己精心挑选的绒线围巾解下来包在女儿的身上。

时间就在家属们的翘首以盼中一分一秒过去,随着码头上的人越来越多,主角们终于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闪亮登场。

“赵阳,赵阳,在这呢!”

将近六百号的队员,李燕却能一眼就找到自己的丈夫,她努力抬起胳膊挥舞,但呼喊却被四周的喧闹完全盖住。

想要抱着几个月大的婴儿往前挤那更是不可能,人群呼的一下就把母女俩挤到队伍最后,让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熟悉的身影渐渐模糊。

“燕子,瑶儿!”

正当李燕心急如焚的时候,一双有力的手臂却突然拨开了人墙,赵阳终究还是看到了妻子,他和郭坤打了个招呼便提前脱队,努力开出一条“小道”,然后将自己深爱的两个女人拉到了身边。

“你怎么黑了那么多?好像还瘦了点,考察队的伙食不好吗?”

李燕几乎控制不住自己颤抖的声音,这是她近两个月来第一次和赵阳见面,在石库门小楼里受的那些委屈,每个辗转难眠无法入睡的夜晚,还有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思念都化为了哽咽后的一句玩笑话。

“批给我们的伙食费其实挺多的,但实在没空吃,本来前几天说好给你电话来着,但一忙就到了晚上,你们弄堂里的电话亭子关得早,总是凑不上时间。”

赵阳习惯性地摸了摸鼻子,他每次在李燕面前爽约都会不好意思地做这个动作。

这几个月里一直跟着考察队东奔西走,根本就没有打电话的固定时间,加上新康里的公用电话亭离着李燕家挺远,每次让传话员去喊都要等上好久,所以久而久之两人的联系也就越来越少。

对于这种情况,李燕表现出了充分的理解,但在充斥着欢声笑语的码头上看着妻子和女儿,赵阳的心里却猛地涌上一股内疚之情。

“你先去吧,今天来的都是大领导,到时候讲话了郭老师找你找不到,我和瑶儿会照顾好自己的。”

眼看着大部队已经走远,李燕也不敢再拖着,她低头抹了下眼角的泪痕,催促着自己的丈夫赶紧先去办正事。

赵阳又何尝不想留下来陪妻子说说话,但今天的场合又如此特殊,儿女情长似乎也只能暂放一边。

“你带着瑶儿先在这休息会,等起航仪式结束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再来找你。”

抓紧最后的时间亲吻了自己的妻子,又捏了捏瑶儿可爱的小脸蛋,随后赵阳便转身快速追上了大部队。

时间来到上午九点,在嘹亮的鼓号中,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的出征仪式拉开帷幕。

武主任和罗主任一左一右捧着块沉甸甸的金铜匾额来到考察队队长郭坤的面前,匾上镌刻着一行熠熠生辉的大字——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

这句话出自某位国家领导人之手,也代表着全国人民对于这支考察队的厚望。

授予仪式还在继续,五星红旗、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队徽,紫铜镀金的中国南极长城站站标被一一转交到了郭坤的手中。

如此荣耀时刻,自是让围观的嘉宾和亲属朋友们欢呼雀跃,掌声从头到尾就没有停下过。

抱着瑶儿的李燕也还是没忍住想看一眼赵阳的冲动,她努力想要往前挤一挤,最后在几个好心同志的保护下终于来到了前排。

此时所有的考察队队员排成了整齐方阵,站在台上朝着人群微笑挥手。

朦胧的雾气中,赵阳和李燕的视线交汇,两人的双眼都骤然明亮,他们努力向对方说着什么,但从江上刮来的风却把那些个音节尽数吹散。

距离原定的起航的时间越来越近,赵阳终究还是没找到机会再和妻子见一面,也没能跟自己睡得正香的女儿好好道别。

身着统一红色考察队制服的他紧跟大部队的步伐,快速上船并进入了工作岗位。

手里的相机不断闪烁,和新闻班的同志一起,赵阳要将码头上的美好画面尽力保存。

但他多少还是有些私心,镜头在人群里来回扫过,希望能找到妻子和女儿的身影。

或许是老天都想为这段朴实纯真的爱情拍手鼓掌,当李燕闯进画面,一条红色彩带恰好被风儿吹过了她的脸庞。

赵阳下意识地按动快门,将这醉人的景象定格。

眼泪再也止不住地从两人的脸颊滑落,他们用尽全

最新小说: 她恶毒好色,但全宗都想当她道侣 坠落月光 荒年打猎养娇夫,捡个福宝旺全村 折金钗 农女生存指南 斗将行 这个弟子明明超强却过分慎重 无声野火 四合院:我靠神级加点逆袭 毕业破大案,问鼎警界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