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书院 > 其他类型 > 从西汉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 第65章 大丈夫当行靖祖之事

第65章 大丈夫当行靖祖之事(1 / 2)

“臣,有愧于陛下!”

辽东王刘寒长叹道,“臣此去灾区无功而返,请陛下治罪!”

“爱卿此言差矣。”

汉帝刘宏悠悠说道,“赈灾无量可用,朝廷上下皆束手无措,爱卿能挺身而出已是大义,又何来罪过一说?

爱卿,这赈灾的事你就别去管了。等到来年秋收,状况自然会好起来的。”

刘寒人都听傻了,他不知道汉帝是怎么把这么畜生的话说出口的。

等待秋收?

灾区都已经成了人间炼狱,每天都有无数人会饿死,这鬼地方等到明年还有没有人活着都不知道了!

再者而言,大汉的天下近年来天灾不断,灾祸会越来越多。等到明年,灾况只会更加严峻,哪里还有什么秋收啊!

“陛下,臣在魏郡的时候,亲眼目睹了尸山遍野,饿极了的百姓甚至易子而食!”

刘寒顿了一下,方才哽咽着说道,“民为邦本,如今百姓饿死无数,我大汉的国本已然动摇,朝廷不可坐视不理啊!”

汉帝听得有些不耐烦了,问道:“那你去赈灾,可有成效?”

刘寒沉声说道:“陛下,只要您愿支持臣去赈灾,凭借昔日盛世留下的底蕴,不出三年,臣定能将灾祸平息...”

不等他说完,汉帝便出言打断:“辽东王,灾祸是否能够平息,在朕看来并不重要。”

刘寒的头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没理解汉帝这话是什么意思。

平息灾祸还不重要?百姓都快死绝了还不重要?

“辽东王,你常年领兵在外,对于辽东军的军饷,朕从未克扣过。”

汉帝刘宏缓缓起身,目光幽深如潭,语气却透着一丝冷意,“你是国之大将,便要尽大将之责,替朕守好大汉的边境。灾民是死是活,自有天命,与你无关,你只需带领好军队即可。”

刘寒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鲜血渗出却浑然不觉。

这一刻,他才终于明白,汉帝根本没在意过灾民的死活。

即使死了一百万的灾民,大汉却还有千万的百姓。

饿殍遍野的惨状无人关注,龙椅上的帝王只在乎权柄是否稳固。

百万灾民的性命,在汉帝的眼中不过是棋盘上几枚可弃的残子。

汉帝的语气变得柔和了起来,缓缓说道:“辽东王,魏郡你也不必再去了,朕赐你节制边军之权,北境诸事,你皆可一人决断。”

让辽东王节制边军,汉帝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

辽东王的忠义自然是不必多言的,这是十几代人攒下来的口碑,早已铭刻在世人的心中,无人质疑。

把兵权交给辽东王,实则是在稳固汉帝的权柄。

只要辽东王掌兵,汉帝便拥有诛杀一切逆臣的力量。

而刘寒自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沉默了许久,再开口时声音嘶哑低沉:“臣,领旨谢恩。”

汉帝满意地点头,重新坐回龙椅,他轻抚袖口,语气愈发温和:“爱卿明白朕的苦心便好。辽东军乃国之重器,唯有托付于你,朕方能安心。”

退出未央宫时,洛阳正飘起细雪。

盛夏飘雪,仿佛在映照着大汉的国运已经濒临破碎。

刘寒驻足宫门外,望向灰蒙天际,伸出手握紧了一片冰凉的雪花。

他的心中已然清楚,大汉在倾覆的边缘徘徊,随时都有可能倾覆。

“王上!”

此时,一个少年跑了过来,对辽东王单膝下跪,“绍有报国之志,奈何无门,愿自此追随辽东王,匡扶汉室,兴我大汉!”

刘寒看着面前的袁绍,眼神淡然。

其实他与对方的岁数相仿,都是二十岁出头的少年郎,只不过二人的心境却天差地别。

因为刘寒站在山巅,所以他才看的更远,知道脚下的山马上就要崩塌了。

而袁绍却不知这些,他正是意气风发之时,只有满腔的热血。

“还有我!”

就在此时,又有一位少年走了过来,他正是曹操,身上锋锐宛如刚出炉的利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虽不才,却也愿随辽东王扶大厦之将倾!”

袁绍的话让曹操醒悟了过来。

心有匡汉之志,可若是不能行匡汉之举,又与朝中的那些庸人有何区别?

大丈夫七尺之躯,当行靖祖之事,以血补天,以命护国!

看着面前两个意气少年,刘寒陷入到了思考当中。

四百年大汉,不应该就这么失落的从历史中退场。

这四百年来,他们打服了东胡、打服了匈奴、打服了南越、西域...

他预感到乱世即将到来,一旦到了那时候,中原必定群雄逐鹿,耗尽汉人底蕴。

等到那个时候,异族必然会趁着中原衰微大举侵略,对汉地黎庶烧杀劫掠。

等等...

刘寒的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既然他已无法挽回大汉的颓势,何不在这最后的时间,不惜一切代价将异族敌国铲除呢?

如果大汉不亡那自然是最好不过,天下太平万民无忧。

如果大汉亡了,

最新小说: 擎神之全能女帝 我是来战斗爽的,你们要干什么! 恶毒女配错拿救赎剧本 不好意思,语言不通[快穿] 上交攻略系统以后 我必须立刻拔剑! 怪物饲养手册 被迫嫁给权臣后真香了 我在七十年代靠制药升职 夫郎总以为我不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