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出来,又进了厨房,把其他东西一一搬上车。
车上又跳下个人,尹遥一瞧还有些眼熟,忙施了一礼,笑道:“陆郎君,好久不见。”
陆之远走上前来,亦还了一礼:“尹娘子安好。”他也是后来才知晓,原来那日来学院送饭的小娘子并非许大郎的表妹,而是家中旧识,难免对错认“表妹"之事心有不安,因此今日神情也有些尴尬。尹遥倒是无所谓,要怪就怪许大郎故意误导,今日见他这羞赧的小样儿,反倒觉着有趣儿,还跟他聊了起来:“上回匆匆一面,还没问过陆郎君家乡何处?”
陆之远认真答道:“某出身吴郡陆氏,山高路远无法回乡守岁,守默兄这才邀了我一道儿回家,今日也顺便来帮忙。”吴郡,那他岂不是江南人士?想起自个儿平日里那按照北方和中原饮食习惯烹制的菜肴,脸上露出讪讪之色的变成了尹遥:产品差异化做得不大到位,不大到位啊……
东西都搬上了车,今儿这自助火锅种类比较多,准备的过程也复杂些,因此尹遥决定跟着一道儿去,把一切打理妥当再回来。她回屋换了身胡服,套上一双小皮靴,又改成了男子的发式,冷不丁一看还真以为是哪家的俊俏小郎君,惹得罗珊娜和七娘都凑到了侧屋,围着她瞧了又瞧。
尹遥扭头交代两人:“你们两个好好帮舅母洒扫,别让她一个人忙活,我一会儿就回来,要检查的哟!”
两人点头如啄米:“放心吧放心吧,我们一定好好儿干活。”她交代好便出了门,结果在坐车的时候,几人却又犯了难。许家兄弟、陆之远、尹遥四个人,许二郎赶车,车辕上还可以再坐一人,车厢里也可以坐两个人,本是正正好好的座位,但……只见陆之远一脸为难:“这……某跟尹娘子两个人坐车厢里,怕是不大妥当吧。”
对面许大郎一脸不屑:“你怎地如此扭捏,不过半刻钟路程,一道儿坐了又能怎样?”
“那守默兄你坐?”
“………我不坐。”
两个人推来让去,半天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尹遥嫌这俩书生罗里吧嗉、没完没了,干脆直接跳上了车辕,把他俩轰到车厢里去了。一路到了四门学,许大郎掀开车帘,朝看门的老翁道:“老丈,是我,我们要回院里取些物件,可否放行一二?”
今日是岁除,看门老翁都已散漫了八分,他原本已是昏昏欲睡,这会儿才睁开眼睛。
许敛和陆之远他认得,每日午时都会推着个板车进进出出,还会时不时给他递些银钱、送点下酒菜之类的,既说是回去取东西,老翁便睁一眼闭一眼,任由他们把车赶进了学院。
在许大郎的指挥下,驴车直接停在了小食堂门外,几名男子留在外面,负责将东西从车厢里搬下来,尹遥则率先走进了小食堂。现下不是饭点儿,除了尹遥外空无一人,她便缓缓打量起来。这里虽然被叫做小食堂,但也有五丈见方,算下来两百多平的样子,足够留守的百余生徒一同就餐了,而且空间还很大。不同于坊间盛行的胡桌胡椅,此间摆的仍是长条形的局脚食桌,每张食桌能坐十余人,吃饭时要跪坐于两侧,食物摆在中央桌面上。见其他三人已将东西搬了进来,尹遥便指挥他们,将其中八张食桌凑在一堆儿,每四张摆成一排,这两排桌子便足以坐下八十个人。去后厨中取来十六只小火炉,每张食桌上摆两个,里面填满木炭。再翻出小砂锅、小陶瓮之类的炊具,一一洗净架在火炉上,再指挥三人将碗筷碟子一一摆好。
另拖三张食桌到另一侧一字摆开,取数个大汤碗放在桌上,碗底铺上一层干净的树叶,再将带来的食材按照种类一一摆进去,看着新鲜又美味。至于调料,则直接把竹筒的盖子打开,整齐地摆成两排,到时可以随意取用。见她不过半个时辰,就已把这几十人的宴席布置妥当,许家兄弟和陆之远都一时回不过神儿来。
瞧见他们几个的傻样儿,尹遥笑了一声:“这才哪到哪,还没结束哪!”只见她又从旁提起一个食篮,掀开后里面是一块块儿平首束腰,形状有些像银铤的粉红色糕饼,上面好像还刻着什么字样儿。许二郎瞧着有些眼熟:“三娘,这可是前些日子,你让我帮你刻的模子?”尹遥点点头,用筷子将这些糕饼小心地夹到每个人的碟子边:“没错儿,这是我制的定胜糕,上面刻的是'定胜'′二字,如今春闱在即,给大伙儿取个好兆头。”
一听这话,许大郎轻哼一声,尹遥抬头瞪他:“哼什么哼,你和陆郎君也有的,晚点儿我给你们送过去。”
听说自个儿也有份,许大郎方才舒坦了,“纡尊降贵"地伸出手:“我帮你分吧。”
尹遥倒是把手缩了回去没给他,这定胜糕是用糯米粉混了红曲粉,中间又包了豆沙馅儿,用模具定型后蒸制而成的,吃着很是松软香糯,不过夹的时候也很考验手艺,这许大郎笨手笨脚的,一不小心再给夹碎了,岂不可惜?不过她干着活儿,其他三个人也不能闲着,尹遥又开始安排,让他们去把汤底盛到各个锅子里。今日共拉来了三个瓦罐,除了鸡汤、菌子汤两种锅底外,还有一锅热饮子。
四门学的学子一向禁酒,即便是年节时分也不例外,有食无酒确是有些无趣儿,回想起来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