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玲昨儿得了娄家的消息,要她今天去娄家帮忙。
一早,天还没亮,她便做了早饭,匆匆吃了几口就出门。
走过中院,瞧见何雨柱正在水池边杀鸡,陶玲随口问道:“柱子,你后妈在医院生了没?”“陶婶,那是我秦姨!”何雨柱心里只有一个老娘,纠正完,他又说道,“凌晨三点那会儿就生了,是个大胖小子!”
“哎呦,老何是个有福气的!”陶玲夸赞了一句,又见何雨柱把两只下蛋的母鸡给杀了,便道,“柱子,你家这老母鸡杀了可惜呀,怎么不养着?”
“我爸说这鸡光吃食,不下蛋,留着也没用!”何雨柱说完这句,低声道,“陶婶,我觉得我们这院儿有小偷,我家老母鸡下的蛋估计是被谁偷了。”
“你觉得是谁?”
“还能有谁,只能是那些平日里卖惨的呗!”
“柱子,你也会损人了呀!”陶玲将这话记在心里,听何雨柱说起鸡蛋的事,她旋即又回了后院,有事要向家里那小子交代。
许大茂正在堂屋里的小床上睡得正香呢,就被陶玲叫醒了。
“大茂,你何叔何婶家生子,我们家得送鸡蛋过去,我和你爸都没有时间,你今儿上午去菜市场把鸡蛋买了,买三十个,记着了没?”
“记着了,妈,你别再吵了,让我多睡一会儿成吗?”
“成,我把钱放在你枕头下了,你别把这件事忘了!”
陶玲说完,便又风风火火地出了门。
好不容易得来的不用补课的周六,一大早的美梦就被老娘吵醒了,许大茂翻来覆去睡不着,也就起床了。
吃完早饭,看着枕头下的两块钱,许大茂忽然发现今早老娘交代的事,是一件大好事呀!
他找出床下藏着的鸡蛋,这是他这一周在傻柱家门口顺手拿的,当然,干这种事只能在没人的时候。按许家的条件,肯定缺不了许大茂的鸡蛋吃,但许大茂这小子缺零花钱呀,所以他这半年来养成了这个臭毛病,倒腾起了何家的鸡蛋,谁让傻柱总是得罪他呢。每攒一周,许大茂就会拿到学校卖给其他同学,挣个三毛五毛的。
这次拢共攒了十一个鸡蛋,老娘说要买三十个,那自己只用再买十九个也就够了,多余的钱自然就落进了自己的口袋。
看天色不早,不能耽误自己上午出去玩儿,许大茂便和妹妹许小凤说了一声,就提着菜篮子去了菜市场听说何大清又有了儿子,院子里的妇人们也聊起了八卦。最近这四合院真是好事连连,先是各家的老爷们定了级,涨了工资,随后就是院子里要添新丁一一阎家的,何家的,贾家的,还有老易家的,一个接一个,这院子是不是风水也太好了一些。
“我昨儿听李翠兰提了一嘴,她好像也怀上了。”
“这不可能吧?李翠兰和老易都多少年了,怎么两个人再婚了,就都有了?”
“谁知道呢!”
众妇人觉得这事蹊跷,但这话又不敢乱说,只能憋在心里。
周芳芳见姐妹们都不说了,只好转移话题,问道:“老何那边,你们准备送多少鸡蛋?”
“随大流呗,阎家那里我送了二十个,何家也一样!”王大根媳妇道。
妇人们听此,也觉得这礼数不差了,便商议着一起去买鸡蛋,到时候也好和商家讲讲价。
众人说定,周芳芳赶紧回家拿钱,不想要出门时,却被聋老太太拦住。
“刘家媳妇,老何家是不是生了?”聋老太太问。
周芳芳说道:“是呀,太太,生了个大胖小子!”
“那你能不能帮我去买些鸡蛋回来,我这腿脚也不方便!”
“行,太太你要买多少?”
“和你家一个数就好!”
聋老太太说完,从旧手帕里拿了两块钱,交给了周芳芳。
周芳芳拿了钱,也就赶忙去前院集合。
说来也巧,妇女们赶到菜市场时,许大茂刚好提着装鸡蛋的菜篮子走出来。
“大茂你也来买鸡蛋了呀!”
“是呀,我老娘今儿有事,只能让我来了。对了,各位大婶,今儿鸡蛋可不好买,都涨价了!”“那咱们快点去,可别耽误了!”周芳芳看了眼许大茂菜篮里约莫二十个鸡蛋,急忙招呼其他妇人行动众妇人来到卖鸡蛋的摊位前,还是晚了一些,今儿鸡蛋七分一个,比往常涨了快两分了,而且商家还每人限购三十个。
“你们买吗?要不晚上让家里的爷们去黑市看看,说不定能遇到乡下老乡的便宜鸡蛋。”
“哪有那么多便宜事,今儿老何说不定就带着媳妇孩子回来了。”
“买吧,也就这一回,过几天估计就会降价了!”
众妇人讨论着,最后决定还是买了,免得两边跑。
周芳芳这边还有老太太的忙要帮,和商家说不通,她只好让其他妇人调剂了十个。
医院这边,何雨柱送来了鸡汤,何達便让傻儿子去厂里给自己请个假。
何達本来想让媳妇孩子在医院多住几天,再观察观察,也好让人放心,但护士不同意,他下午只好又找了一辆板车,把媳妇孩子送回了四合院。
回到家,就有邻居过来送鸡